对于中国更偏好哪位美国总统当选,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计画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直言,相关争论仍在继续,但因拜登强调稳定和与北京沟通,可能比川普的不可预测性更具吸引力。
美国《国会山庄报》(The Hill)4日报导,葛来仪指出,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想着:「川普是个交易型的人,我们可以和他达成协议」,但她现在认为,中国对于自己能否做到这点的信心已经减弱,「我认为他们确实想要更高的稳定性」。
葛来仪分析,中国可能视拜登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北京可能会从川普与盟友和伙伴的对抗中看到好处,特别是在欧洲和印太地区,「中国人认为欧洲也在赛局当中,他们希望欧洲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分离」。
「就对内宣传而言,中国人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将美国描绘成没有能力提名一个应受世界尊重的领导人」,葛来仪说,「因此,世界其他国家应该做好不再依赖美国的准备」。
儘管中美战略竞争持续,但在合作对抗芬太尼问题上已见改善。《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正在採取试探性的新措施,以帮助切断助长鸦片类药物危机的全球供应链,拜登政府官员指出,美国对中国近期採取有意义的行动感到鼓舞,但还有很多步骤要执行。
报导指,中美元首去年11月会谈后,中方已低调处理关闭部分对墨西哥毒枭销售原料的业者,也将对美国要求的3项化学物质订立新规定。中国公安同时在美国情报下,拘捕一名涉及墨西哥毒枭洗钱的嫌犯。
报导直指,去年中美元首会晤后,美国官员仍难与中国对口单位说上话,但华府官员过去几个月陆续访中,白宫全国毒品管制政策局主任古普塔(Rahul Gupta)6月赴北京时,对于双方就新兴综合化学物质的毒品威胁,已建立直接联络管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