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容量不如预期。离岸风电区块开发3之2期选商昨开标,在6家开发商全部0元竞标下,最后比国产化实力,由本土的森崴能源拿下首位,其后两家风场因重迭,导致排第三名的离岸龙头沃旭能源惨遭挤掉。但如此,政府也可能达不到原设定3GW容量,得择期加标或併到3之3期,部分容量完工日势得往后延。
得标后,经济部预计11月中与业者签下行政契约,开发商就得在2028年到2029年完工,最多可弹性一年,也就是不能超过2030年。
离岸风电3之2期,当初在有厂商退出下,共有6家8风场送件。最后排名依序为森崴能源又德、风睿能源(SRE)海广、沃旭能源大彰化东北、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沨妙二、科理欧永续能源海鼎一、德能英华威集团德帅等6座风场。森崴为郭台强的正崴集团子公司,能打败外商,显见背景实力雄厚。
经济部能源署官员指出,由于6家都开0元,因此最后排序是比较产业关联性。首名可拿下最多1GW(含外加)容量,次名800MW,之后是600MW。
由于2家风场重迭,在绩优者先拿原则下,第二序位的风睿就让沃旭被判出局。但如此二期核配容量可能仅2.6GW,不足政策目标设定的3GW。能源署官员说,还要经过套迭海域图资才能知道实际容量。
由于3之1容量也没用完,官员说,目前两期加总没超过1GW,是否需要加标,有没有效益还要再研究,或者乾脆併入3之3期容量中,这会连动浮式示范风场开放容量。
但不管是3之2期加开1标,或是併到3之3期,未标完的容量,就得延到2031年之后去了,多少影响总发电目标。
对于未能在竞标中获选,沃旭能源亚太区总裁古沛明表示「感到遗憾」。强调沃旭已携手台湾的供应商以及企业购电客户,递交了技术和财务上都具备高度可行性的竞标文件。他表示离岸风场的成功需建立在可靠的长期商业可行性,确保风场能够如期完工交付,并符合最高品质。
但一位风电商认为,沃旭未得标并不是坏事。毕竟原物料大涨,现在开发商财务模型不好看,衝击银行联贷案,3之1与2期能否都顺利进行有变数,不如把精力放在后面的3之3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