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风灾今年8月8日将满15年,杉林大爱园区为高雄受灾居民重要的重建基地,不过当初住民来自各地、不同族群,相处在同一园区生活难免意见不合,期间藉由18个人民团体代为发声,近日杉林区公所尝试导入公民审议及参与式预算,月底将首次针对住民待解决的生活议题进行投票,透过选票决定执行方案。

大爱园区永久屋基地设置杉林区月眉里,共分A、B、C、D四区,原1邻至24邻约718户、户籍人数1947人,受灾户迁入共756户、2140人,集中于月眉里24邻,使得全里人口遽增为4000多人,不同族群聚集衍生许多问题,后来才增设「大爱里」。

园区内受灾户主要来自那玛夏、桃源、六龟、甲仙、茂林等区,有客家、闽南、鲁凯、排湾、外省,族群分布多元,各自有着不同信仰脉络及文化与生活习惯,居民先后成立18个人民团体着手推动园区发展,由于意见分歧,难以达成共识。

居民统计,目前眾人热议的4大议题包括家户门前盆栽如何照顾,共同美化家园环境;请老师指导住民传承饮食文化;教学手冲咖啡及陶艺;打造大爱猫头鹰,制作完成后放置大爱路口。杉林区公所为解决大爱住民难以推动议题的困扰,尝试以10万元经费推出公民审议及参与式预算,透过票选落实方案执行。

首场投票将于7月20日至23日于大爱园区活动中心进行,只要设籍或实际居住杉林区大爱里年满16岁以上居民都有投票权,希望藉由票选决定执行方案,进而有效率推动园区发展。

今年2月成立的大爱园区合心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曾智荣表示,合心成员包含汉人、客家人及原住民,他认为,过去园区发展都由少部分人决策,住民往往无法参与,如今公民审议投票及参与式预算,不仅凝聚社区向心力,最大益处是意见不再分歧,能真正达成共融目标。

大爱里长赖东山也说,住户应将园区从异乡变故乡,大家齐心一起共创美好,才能成为多元族群的大爱园区。

#公民审议 #投票 #大爱 #杉林区 #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