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3兆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900亿元,但符合预期。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兆元,比去年同期少3.45兆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46兆元(年减3.15兆元)。

人行旗下金融时报报导,6月底M2年增率回落,专家大多认为要剔除特殊年份的基数影响。2023年是疫情转稳期的第一年,M2年增率明显回升,导致基数较高。若剔除基数影响的两年平均年增率来看,2023年全年和2023年6月底的M2平均增长8.7%,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再加上资管产品募集年增率回升较快,6月底年增11.6%,较大程度分流银行表内存款。

证券时报引述专家表示,对目前金融总量指标年增率回落应理性看待,这是有效融资需求偏弱、打击资金空转、债市分流存款、地方政府减少存贷款督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需要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更加关注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专家指出,目前的形势对政策调控带来挑战,一方面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是有效信贷需求偏弱,大规模的存款分流又对金融数据带来明显扰动,货币政策靠「放水」是解决不了的。此外,在长债利率已经很低的情况下,人行进一步降息引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空间也受到限制。

#回升 #基数 #金融 #存款 #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