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关37位死囚是否可「逃死」的死刑释宪案,宪法法庭4月23日进行辩论后,依正常情况在言词辩论终结后3个月内要宣示判决,但宪法法庭12日公告,「延长宣示判决期间,判决日期另行公告」,依《宪法诉讼法》规定只能延长2个月,死刑是否违宪,从法定期间来看,9月23日前必须宣判。

15位大法官中,包括司法院长许宗力等7位大法官,今年10月底任期届满,离开宪法审判工作,宪法法庭之前就公告因待审案件很多,恐无法在7位大法官任期届满前审结,延期2案的言词辩论庭,如今死刑宣判也延期,让人质疑是否因国会改革法案的释宪案「超前」插队排入审理,造成「塞车」状况。

法界人士质疑,民眾对于官司延期宣判感到反感,司法院推动的司法改革政策,也要求法官对于案件须妥速审结,否则法官依迟延的状况恐遭送惩戒处分,但大法官审案顺序却任意排定,如何让民眾相信大法官公正审判。

先前宪法法庭死刑辩论时,犯下杀警案的「最老死囚」王信福,透过律师写信给大法官「希望争得死刑违宪的判决,求一线生机」,他的律师李念祖表示,法律不许被害人报復,宪法也不该允许政府「以应报之名,行报復之实」,不要将死刑冒充「被害人的赔偿」。

但法务部检察司副司长简美慧在法庭上直言,死刑是让被告为自己犯下的罪刑负责,代表「财团法人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发言的律师陈淑贞更表示,高达96.7%被害人家属反对废除死刑,请宪法法庭不能够忽视,且目前死刑制度仍存在,就应该依法执行死刑,否则犯罪被害人的人权要如何获得保障,死刑制度是合宪,不应废除。

#公告 #延期 #大法官 #位大法官 #宪法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