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车每天平均有超过110万人次使用,有市议员透过民调发现,6成7北市乘客认为站牌上的站名字体过小难以辨识,要求应适度加大站名、提高夜间辨识度,利用科技辅助让站牌站名可以点阅、放大。北市公运处预计9月选择1条公车专用道试办,从目前仅在长廊式候车亭最前端标注站名,改成头尾皆设置,并搭配夜间容易辨识的材质,至于路侧站点则研究将既有站牌版面字体放到最大。

议员张志豪接获民眾陈情,北市公车站牌站名字体太小,导致难以辨识,甚至影响搭乘意愿,他特地做民调,发现认为站名不够清楚应加大者有67.4%,站名太小不够清楚但不影响搭乘有32.6%。

张志豪要求,超高龄社会来临,公运处应适度加大站牌站名,同时提高夜间辨识度,让更多民眾愿意搭乘大眾运输交通工具。

议员陈宥丞指出,无论是路侧或公车专用道,皆有空间有限、资讯太多的问题,就算要放大站牌字体也没有合适的空间,加上如今迈入超高龄化社会,可能导致更多长辈难以辨别站名,除在既有空间把路牌做到最大,同时要兼顾美观外,希望公运处提出更具现代化的方法,利用电子科技让站牌站名可以点阅、放大,并设置搜寻功能。

议员柳采葳也提醒,日前她搭乘公车时,站牌有新旧站位但站名相同问题,且旧站牌也没有废除,导致她在旧站牌等车许久,才发现停靠站位调整,公运处务必要清楚公布新旧站牌的相关资讯,新站名也必须更新。

公运处长常华珍回应,因公车在专用道路中间停靠的长廊式候车亭较长,目前仅在车行方向的最前端标注站名,但不是每辆车都会停在最前端,因此预计9月择定1条公车专用道,试办在长廊式候车亭最末端也标注站名,并选择夜间容易辨识的材质,若试办成果不错,将扩大至其他公车专用道。

她说,至于路侧站牌因版面较小,将会研究既有版面有无调整空间,尽量把字体在版面内放到最大,也会搭配夜间易辨识材质,在后续路线资讯更换时会一併处理。

#公运处 #北市 #站名 #公车专用道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