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能源署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电力资源供需报告》,报告显示,AI科技用电需求大增,5年成长约8倍;经济部预估AI科技爆发落在2024至2028年间,不过,在各种预定增建、计画增建、可望增建的电力新机组加持下,经济部的报告显示,各界一点也不必担心电力不足的问题。
这是赖清德总统上任后的第一份电力需求报告,预料也将成为总统府「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7月底召开首次会议的根据,自然备受关注。这份报告的4大重点是:一、未来用电将急速大增;二、赖政府废核进程不变;三、继续衝刺再生能源;四、不够的电力全部包给气电。
所以,核三厂1号机7月27日除役、2号机明年5月除役,时程照旧,大家废话少说;为了开发光电,全台农渔林牧务必持续奉献土地和养殖面积;而由于在可预见的未来,火力发电将会是主角,因此各种「接」都得快马加鞭进行。就算环评还没有过关,如4接,也列入供电,到时能不能管用,充满变数。
经济部以气换油的计画,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甚至恐怕还存在谎言,例如来路不明的新增燃气电源高达13700千瓩。
风电部分同样出现膨风现象。经济部在4月就已公布,离岸风电区块开发的风场建置因面临成本大涨、缺船危机,确定3-1期获选风场可通案展延1年,併网时程也将延至2027至2028年,而3-2期选商结果才刚于7月出炉,未来长路迢迢,经济部就已忙不迭地列入电力供应来源规画,简直是吹牛不打草稿。
根据能源局资料,单位发电量面积,光电需要的土地是核电的92至183倍,陆域风电是核电的124倍。
蔡英文任内8年为开发光电,已让许多农渔民无地可用,但噩梦还得继续。经济部预估,为了要达到2025年光电20GW的目标,扣除併网完成与潜在光电案场,还需要2150公顷土地种电,面积等于是210座台北大巨蛋。然而,在核电归零的前提下,民进党政府再生能源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根据经济部报告,2030年光电装置容量将较2022年成长3.5倍,这表示,光电乱象在未来7年里还要再恶化3至4倍,想想就头皮发麻。而根据国发会「2050净零路径」显示,若要在2050年达成净零目标,单单光电就还需要6万公顷土地。台湾还要从哪里再找出约等于2.2个台北市大的土地来种电?
经济部的电力报告根本就是满纸荒唐言,为了成全民进党政府的电力政策及绿电新贵,全民何止是一把辛酸泪?如此滥用天然资源、破坏环境,可能会让台湾落入万劫不復之境。(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