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科技房产中心创办人刘永昌表示,台北民眾对房屋耐震需求高与建案愿意用耐震、制震为主打特色,则可能与「台湾大地震越来越频繁」及「台北房价全台最高」等两大因素可能有直接关联性。

台湾近年大地震出现频率高,如2016年台南6.6级强震造成维冠大楼倒塌、2018年花莲6.2级强震造成云翠大楼倒塌、2022年台东6.8级强震造成花莲玉里的大楼倒塌,再到今年、2024年花莲7.2级强震,造成花莲天王星大楼倒塌与全台主要都会区数百栋建物受损,几乎每隔几年就有6级以上的强震出现,这也让民眾对于居住安全、抗震防灾意识明显提升,更愿意买耐震宅,建商也更愿意以耐震、抗震、制震等,做为建案主打特色之一。

以房价分析,台北目前不论是平均购屋总价超过2000万、近一年房屋平均成交单价超过80万,都是全台最高,如果房屋因地震而倒塌,不仅对民眾生命安全会有影响,甚至财产都会产生极大衝击。在近年大地震连发,民眾防灾、防震意识明显提升下,现在特别是在台北,民眾买房越来越会关注建物的耐震、抗震、制震效果,建商为了顺销与卖高价,较以往更愿强化建物耐震性,来增加建案的卖点。

刘永昌表示,目前台湾缺乏耐震性的老屋太多,民眾居住起来很没安全性,未来耐震性较高、符合抗震规范的「新屋」势必会越来越受到购屋者青睐,市场需求度也会提升。

但不是新屋就可以耐强震,以双北来说,目前建筑法规规定921之后新建的大楼其结构设计强度不能低于240gal(0.24G,1000gal=1G),仅属于5强级的抗震能力,目前国人盖新屋大多只设计到符合建筑法规规定的最低标。此时若遇到地震力大过设计值时,一楼柱体就容易开始产生破坏,当地震力高达0.4G时,一楼柱体几乎会严重结构受损,此时住户就必须面对重建的重大打击。因此,未来民眾买新屋、都更盖新屋,除了注意施工品质外,一定要特别留意房屋结构的耐震强度,要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作为购屋与盖新房的大重点。

#倒塌 #抗震 #台北 #房屋 #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