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长高虹安日前因涉贪污助理费,遭台北地院判决有罪,需服刑7年4个月,而根据现行法令,县市首长涉贪一审有罪将即刻停职,由副市长代理,因此目前高已暂时失去市长身分。对此,高誓言上诉,认为司法不公,并宣布退出民眾党。民眾党主席柯文哲则表示支持高争取自己的清白。

新竹市作为2022选举民眾党唯一攻下的地方县市,不只是柯文哲的故乡,也被视为是白营大本营。高虹安去职,虽目前由副市长邱臣远代理,仍由民眾党执政,但高案对白营的衝击绝不是单一县市执政与否的问题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个创党不久、以年轻人为主的政党发展。

2024大选,柯文哲与民眾党创下选举佳绩,民眾党在国会虽居少数,但由于三党皆不过半,因此成为关键少数,普遍被期待可扮演立院议题的主导角色。

然而在选后,除黄国昌外,民眾党其他7位立委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整体战力不如预期;且由于绿白合至今未见迹象,因此也失去左右逢源的议题主导能力。

国会改革战役中,绿营亦猛攻民眾党与黄国昌。白营虽也採取诸多反制措施,比如密集开记者会,甚至519在民进党中央党部前集会抗议。然而整体来说,始终无法改善选后的战略困境。

种种因素便造成白营政党支持率显着下滑。以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来看,从1到6月,也就是国会改革大战后,民眾党支持率从22.5%减少到14.3%,7月时才谷底反弹微升到16%。而政治大学选研中心3月的调查也显示,柯文哲担任民眾党主席的表现在中间选民的满意度只有31.4%,不满意度则达44.3%。前述数据都还尚未反映高虹安案的负面效应。因此就立法院新会期来看,民眾党势必会做出一定的战略调整,否则将很难应对2年后的2026地方选举。

整体来说,白营在国会有两项选择,其一,投入更强的制衡力度,同样对民进党採取坚壁清野策略,放弃释出合作的风向球,以争取反绿选民的支持;其二则是绕过民进党主战派柯建铭,和民进党府院党进行沟通,来避免浅绿或反蓝支持者流失。简单来说,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民眾党都必须放弃所谓游走蓝绿的战略弹性。这不容易,也必有相对应的负面效果。

至于2026选战,虽然民眾党选前订有参战条款,8位立委都应投入地方首长选举,但以目前来说,其实仅剩黄国昌有一战的声量。包括选过台北市长的黄珊珊,以目前低迷的声量来看,再选都不见得有上次的战果。因此对柯文哲来说,除非主席亲征,否则就必须慎选黄国昌所投入的战场。(作者为中华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

#高虹 #黄国昌 #民眾党 #声量 #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