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AI、电子产业发展,台积电丰沛的股利政策,成了国发基金获利大补丸,112年现金股利为314亿元,整体盈余为288.86亿元,写下歷史次高纪录;国发会官员透露,现金股利收入贡献最多就属台积电,高达180亿元,由于没有释股计画,国发基金获利未将近年来股价大涨的资本利得计算在内。

据了解,台积电1986年成立是由工研院、荷兰飞利浦电子合资成立,国发基金扮演扶植产业的角色,初期投入22亿元为原始股东,持股比重最高一度破48%,不过,随飞利浦退出,外资、各大寿险接手持股,国发基金也3次释股,如今持股只剩6.37%,仍为最大股东。

虽然国发会否认释股台积电,强调持股持续增加,随台积电成长、股份增加,才让国发基金持股比例降至6.38%。

不过,前国发会主委、台大经济系名誉教授陈添枝坦言,国发基金2008年以前多次释股台积电,惊觉再卖恐怕连董事席次都没有,变成外国人操控的外资公司,有感于台积电的重要性才停止释股;陈添枝认为,国发基金卖股票要谨慎,因为每个决策都可能丧失在该投资公司的重要性。

除了台积电外,国发基金贡献度第二高的为阳明海运,去年股利约达90亿元,现金股利排名紧追在后的还包括兆丰金、世界先进等。

国发基金非所有投资都如鱼得水,当前约70家转投资事业中,如兴是大眾公认最大的败笔;2022年牛仔裤代工大厂如兴惊爆财务危机,一度被打入全额交割股,审查争议再度浮出台面,国发基金投资14.88亿元差点打水漂,让国发基金成为眾矢之的;国发基金也曾表态不再担任主投方,避免过去踩雷的问题。

这项投资遭人诟病的是,传出「有力人士」牵线国发基金入股,出事后,国发基金把责任推给「集体决策」,最后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但是伤害了相关投资股民。

#现金股利 #国发基金 #投资 #台积电 #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