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逆差去年创新高,而交通部观光署订下今年要有1000万旅客来台的目标,7个月过去却连一半都没达到,反映入境冷、出国热的现况。学者指出,在周遭强敌环伺之下,台湾要如何突破,抓住旅客目光,观光署得要仔细思考国际行销策略。

儘管正式统计数字还未出炉,但交通部长李孟谚日前坦言,今年1至7月来台旅客约为430万人次,剩5个月时间拚570万人次确实要加把劲,不会改变设定的目标,观光署已推出多项揽客优惠。

世新大学观光系副教授陈家瑜指出,邻近国家是主要客源国,但台湾周遭有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例如日本今年外国旅客可能是破纪录的4000万人次;越南异军突起,上半年逾800万人次,全年预估达1600万人次、上看2000万人次;泰国本就是观光大国,今年预料也能到4000万人次。

陈家瑜表示,强敌环伺之下,观光署的国际行销要更绵密、力道更大。揽客策略上,观光署有推出些财务上的诱因,例如送票券、购物金、提供补助等,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陈认为,撇除政治议题,大陆目前经济不好,陆客可能舍弃长程线旅游,改走短途旅游,台湾在此环境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呼吁政府循序渐进松绑,许多商务、文化、学术交流可以先放。

高雄餐旅大学观光研究所教授刘喜临说,入境旅游有2大市场没恢復,分别为大陆和日本,疫情前两者占整体入境市场的4成左右,另新南向市场表现不错却弥补不上陆客缺口、港澳市场持平未突破,等4大市场恢復,才有机会再回到千万旅客荣景。

刘喜临强调,邻近国家旅游市场走的是价格竞争,台湾还是要做深度旅游,才能吸引人来。

#旅游 #陈家瑜 #陆客 #邻近国家 #观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