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婷遭到国际拳总与其他选手的无理指控令国人愤怒,如同许多外媒点出,表面上是国际拳总与国际奥会的斗争,深层则是反映欧美与俄罗斯的角力。

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从来只是梦想,国际比赛与政治永远是分不开的。冷战时期美苏杯葛奥运,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巴黎奥运针对发动战争的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实施停权,运动员仅得以中立名义出席赛事,期间不能佩带国旗、演奏国歌;中华民国只能以「中华台北」参与奥运等赛事,也是一例。

国家间角力无所不在,奥运女子自由体操个人决赛,原本罗马尼亚两位选手并列第三,没想到美国队提出申诉,指美国选手的其中一跳应被判D难度分而非C,评审最后加了0.1分,铜牌最后颁给美国选手。据了解,体操赛事容许运动员或教练就分数提出上诉,在赛场上非罕见。这让罗马尼亚总理气炸,扬言杯葛奥运闭幕式。

虽然中俄早就是金牌大户,但国际奥会长期由美欧垄断,至今主席都是欧美各国轮流作庄,俄罗斯与国际奥会恩怨由来已久,2021年东京奥运,俄罗斯就因运动员禁药问题,不能以国家名义组队参赛。2023年6月国际奥会年会正式撤销对国际拳总的承认,成为首个被逐出奥会的体育管理机构,国际拳总目前由俄罗斯人担任主席,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该组织的最大赞助商。

中美竞争除体现在金牌数之争,这次也蔓延到禁药领域,对于游泳选手频繁被药检,大陆不断透过外交和宣传管道反击,中美两国奥会主席还因此会谈,中方出招,要求美田径选手应接受更多次数、强度更高的药检。

俄罗斯在联合国指责西方国家垄断奥运,还将LGBT(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议题强加于世界其他地区,也反映随着与欧美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异愈来愈大,长期由美欧垄断的国际奥会,未来在诸多议题上,与中俄或是其他开发中大国的争执,恐愈来愈多。

全球合作的平静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在区域衝突不断、意识形态差异不减下,体育沦为政治恶斗牺牲品的案例,只会愈来愈多。政府或可用林郁婷案为契机,推演如何在国际舆论替选手讨回公道。

#国际奥会 #奥会 #体育 #选手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