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政策有机会进一步宽松。中国近期意外提早降息,市场普遍认为目前的政策力道仍难以提振房地产疲态。但联博认为,此次降息的重要性比市场预估更具意义。目前中国经济成长率低于政府2024年的5%目标,政府希望藉降息展现提振整体经济成长的决心,固定收益投资市场可望受到深远影响。
在经济成长率目标与低通膨环境下,联博认为,中国今年有再降息一次的诱因与空间。今年过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可预见的未来并无升息、或甚至考虑升息的压力。
受惠于相对温和的通膨与政策环境,中国公债在过去3年半表现稳定,领先美国与欧洲公债,且外资自2023年9月以来持续回流中国债市。基于同样理由,联博看好中国公司债券。观察歷史趋势,政策宽松往往造成信用利差大幅收敛,美国联准会在2008年到2020年间採量化宽松,即是一例。联博预期,随利率进一步降低,中国信用利差亦会收敛。
第二,人民币稳步国际化。人民币兑美元在过去5年贬值5.5%,加上两者存在殖利率利差,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大幅高于中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人民币表现并不优异。但跟其他货币比较,人民币同期表现不俗,兑澳币持稳,兑欧元、日圆与纽币升值,显示人民币持续国际化,且愈来愈用于跨境交易结算与投资。
人民币逐渐发展成全球货币,进一步提高中国信用利差收敛的可能性。由于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低于2%,且中国股市波动较大,在中国政策与通膨前景正面之下,可能促使部分人民币资金流入信用市场,加深利差收敛。
第三,中国经济双速进展。投资人可能碍于中国经济成长面临利空,认为投资中国信用债券有违一般认知。然而,整体经济成长数据不佳,主要是反映出房地产疲态的巨大影响,却掩盖了值得乐观看待的一面,亦即中国是一个双速经济体,各产业成长速度快慢不一。
儘管房地产在2024年大幅萎缩,但其他产业表现良好,包括科技、绿色经济相关产业、金融等。信用债券投资人可能拥有双重优势:整体环境显示政府可能进一步降息,而对原已表现良好的产业而言,成长前景亦有机会转强。
联博认为,中国极有可能进一步政策宽松,且宽松周期可能延续至未来。市场经过近来的修正后,美国联准会与欧洲央行可能提前降息,或降息幅度大于先前预期,但两者的宽松周期会维持多久,目前仍是未知数。
相较之下,中国的政策与通膨前景温和,加上人民币持续国际化,且中国双速经济不乏成长亮点,为信用债券投资人带来机会。从信用债券角度来看,我们相对看好的产业包括循环性消费、银行、国营企业、科技与公用事业,值得投资人关注其长期收益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