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挑战,永续发展的议题也变得愈加重要。面对这些挑战,企业不仅要遵守日趋严格的法规,还需妥善应对不断增长的声誉风险以及来自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压力。因此,企业必须更加积极地推动永续的商业模式,以确保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ISO 37000:2021:组织治理指南

在此背景下,ISO 37000:2021与PAS 808:2022提供了一个实现良好公司治理并推动企业宗旨的全面框架。这两套标准目前在国际上逐渐引起公司治理相关专业机构的讨论与共鸣,然而台湾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这些公司治理框架的潜在应用,并强调企业宗旨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ISO 37000:2021提供了良好公司治理的国际通用指南,定义了一系列核心治理原则,旨在协助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构。这些原则包括主要治理原则、基础治理原则及赋能治理原则,涵盖了企业宗旨的明确化、价值创造、策略、问责、监督,以及利害关系人参与、领导力、资讯与决策、风险治理、社会责任、长期生存力及绩效等面向。ISO 37000强调,透过这些治理原则,企业能够建立一个具有高效绩效、尽职治理及符合道德行为的治理体系,这不仅促进了价值创造,还支持企业实现有意义的宗旨,并与利害关系人有效互动。

■PAS 808:2022:以宗旨驱动的组织

PAS 808:2022提供了具体指引,帮助企业将其宗旨融入治理架构,确保宗旨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及所有活动中得到有效贯彻。该标准要求企业的策略、决策及日常运营必须与其宗旨紧密相连。此外,PAS 808强调,企业的世界观、文化及领导方式应当支持宗旨的实现,领导阶层应展现与宗旨一致的行为,并激励员工共同支持该宗旨。标准还提供具体指导,协助企业将宗旨转化为实际操作与策略,以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定期评估及改进宗旨实施效果的重要性。PAS 808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以宗旨为中心的治理架构,从而提升企业的运作效能及其社会责任。

ISO 37000提供了稳固的框架与治理原则,而PAS 808则为这一架构注入了灵魂与方向。将ISO 37000的公司治理基础框架与PAS 808的宗旨驱动之导航系统结合,使得公司治理不再仅仅是遵循规范或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转化为一个充满活力且具备明确方向的实践系统,成为积极推动社会责任及实现长远目标的动力源泉。这种结合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效能,也确保其业务模式在社会责任与道德标准方面具备前瞻性与持续性。

■企业宗旨的确立 是推动永续发展的关键

ISO 37000与PAS 808都强调了企业宗旨的重要性。2022年出版的畅销书《目的与获利》(Purpose and Profit)中,译者将"Purpose"翻译为「目的」,但我认为在公司治理或永续领域中,将"Purpose"称作为「宗旨」更易于理解且精准。在实施ISO 37000与PAS 808过程中,企业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结构性的治理改革,以有效整合这些标准。例如,一家跨国科技公司可能会依据ISO 37000原则,加强董事会的责任、设立永续发展委员会,并提升决策过程的透明度。这些改革强化了公司的问责机制及决策透明度,以确保所有重大决策都能经得起利害关系人的检验。同时,根据PAS 808,董事会确立了以「创新科技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并尊重环境」为宗旨,并由永续发展委员会将这一宗旨融入策略制定,并由管理阶层确保其在日常业务、运营决策,乃至绩效管理中的全面落实,例如推动环保设计与资源回收计划等。这种以宗旨为导向的策略不仅帮助公司明确化长期目标,还促进了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实践。

综上所述,在面对日益复杂的ESG挑战与永续发展压力时,确立并贯彻清晰的企业宗旨显得尤为重要。ISO 37000与PAS 808提供了完善的公司治理框架与实践指南,为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及前瞻性的指引。透过这两项标准的融合,企业不仅能够提升治理效能,还能确保其宗旨成为推动创新、促进社会责任及实现长期成功的核心动力。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永续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真正实现其对社会与环境的承诺,做到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责任 #企业 #宗旨 #确保 #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