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台湾证券交易所及柜台买卖中心发布函令,强调财务报告「编制」系为上市柜公司责任,企业皆致力于达成这个目标,不仅在财会人力与能力上的提升,也积极寻找适合公司的工具或软体。合併报表编制软体并非必需,但具有资料保全、作业效率、作业流程标准化与容易落实代理人制度及覆核机制等优点,方便公司落实管理制度。

依据勤业眾信多年来跟不同进程的客户交流的经验,在系统化的过程,除了基本的合併逻辑必须正确与功能完整,需要将几下二点纳入系统评估考量:

一、基本考量:导入阶段二注意事项─当作业开始后,企业首先须考虑的是既有系统支援合併报表程度,新工具与软体的应用可能会与现有的系统资料不相符,或所需素材不尽相同等差异,将影响新评估之系统需求功能的范围。第二个须注意的则是财会人员自编合併财务报表能力,这会影响对系统导入的课程与顾问能力的需求。

二、十个系统弹性调整能力,满足未来善用、扩充、调整的需求:1、公司资讯人员的程式编辑能力:财务报告内容非一成不变,若系统的资料搜集与计算需调整程式码,则需要公司内具备强大的资讯团队以因应。

2、基本资料应需具备时间轴:例如投资架构…等,在永续经营的前提下必然会异动,若系统无法支应该需求,可能造成无法建立新资料或新资料建立后无法查询旧资料。

3、整合不同ERP:公司无法预期是否会更换ERP系统,或限制新投资事业的ERP系统,故合併报表系统必须能整合不同ERP系统的资料。

4、财会人员共同编辑:合併个体财会人员能自行完成系统资料的填写,取代提供资料给母公司会计人员,完善权责划分机制并加速合併报表完成。

5、完善合併工作底稿:由系统计算的结果皆需工作底稿以供检视。

6、覆核机制:应具备适当的覆核机制。

7、关帐机制:避免异动旧资料之风险。

8、系统使用弹性:若系统可为资料搜集平台,就能有更多应用,如股东会年报或管理报告。

9、勾稽功能:财务报告的附注有许多小表格之间需要表表相符,若系统具备勾稽条件建立之功能,能缩短人工核对数字之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10、系统商的应变能力:针对法令规范异动,系统商应具备即时系统功能扩充或逻辑调整的能力。

系统现况的适用程度与未来扩充弹性是系统能长久使用的关键要素,建议业者应优先盘点公司现况再搭配预算,在兼具费用与效率的情况下进行全面性评估,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公司的解决方案。

#财务报告 #功能 #能力 #ERP系统 #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