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浪潮之下,ESG成为企业发展新显学,元大金控与工商时报主办「落实深化转型金融 助力产业永续发展」ESG高峰论坛,元大金控总经理翁健在关键对谈上表示,永续金融的具体意涵除了金融业自身的永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运用金融业的影响力,带领企业共同重视ESG议题,元大金透过各项金融商品及服务,鼓励企业低碳转型,同时建立消费者永续的生活理念。
为朝向国家净零目标,元大金控从2016年起启动集团短、中、长期永续发展策略蓝图,依循国际标准化流程,以及由上到下的组织管理,将ESG落实到企业营运策略中,迄今已连五年入选道琼永续指数(DJSI)世界指数及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双榜,且两度在综合金融类获得全球第一的肯定。
元大金控从2022年受邀加入金管会「永续金融先行者联盟」开始,除了积极响应国际与政府净零转型的趋势,也为投资人提供多元的金融商品;另外,也与被授信或投资公司议合,携手订定净零目标及减碳策略,共同推动永续金融转型。
翁健说,元大金控以「成为国际永续标竿企业」为推动目标,虽然永续工作要不断投入资金与人力成本,但关键在于金融业要如何以大带小发挥影响力。元大金控不只追求营运绩效表现,也让永续概念深植每位同仁DNA。未来,将持续接轨全球趋势及政府脚步,把净零转型融入日常营运及业务考量,迈向永续目标。
企业永续发展协会秘书长莫冬立则说,台湾企业推动ESG已经很久,30年前就面临问题,从初期鞋业成衣纺织等行业,到后续的电子业,两大产业供应链最先面临压力,后续各产业均积极推动,在国际上评比也名列前茅,接轨国际没有问题,主管机关也持续观察国际发展思潮,透过行政机关资源,协助企业因应转型。但莫冬立认为,目前台湾企业仍有努力方向或空间,台企应走向更系统性、更策略性的思考问题,永续面向包山包海,推动ESG要更清楚自身定位,资源应集中在显着ESG贡献的项目上,企业走向要资源聚焦,以产生最大贡献。
他强调,ESG不是为了法规因应,不是面子之争,或是让商誉提升,未来转型势必要发生,否则未来公司可能消失在歷史洪流中,这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不动,全球永续就不可能做到」;因此,找到解决方案、找到重心、投入资源,真正进行业务转型,台企更应思考系统性的思维跟定位,而以元大金为例,带动全公司转型的责任,而非落在单一业务单位推动。
臺北大学商学院院长黄启瑞则说,根据国际机构报告,欧盟与美国等五大地区,永续投融资已达30兆美元规模,占AUM(资产管理规模)近4成左右,其中,光是欧盟、美国及日本就占8成多。而对应看台湾,近年成长很快,机构投资人部位达新台币50兆元,永续资产部位也有4成,以相对投资「量」来看,已与国际接轨。
但黄启瑞提到,进一步检视投资内容,欧美日等国家多是以退休金为主,并带领民间资金投往永续投融资;而国内则是民间业者较为积极走到前面,政府基金除了劳退金金相较积极,其他仍有改善空间。他也认为,台湾绿色金融尚未达到发展较早的欧盟等国之积极深绿程度,需强化扩大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及市场规模,採取更为积极的投资方式,以提高金融业对永续发展的整体支持度,并加强与企业议和促进永续转型深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