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市定古蹟新竹国小百龄楼,为竹市首座被指定为古蹟的校舍,见证近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史。为保存歷史文化记忆,文化部补助4240万元修復古蹟本体,后续新竹市政府追加6973万元,投入约1.1亿元修復,12日正式开工,预计2027年3月完工,盼让百龄楼风华再现。

新竹国小百龄楼兴建于1937年,于1945年经歷战争损毁、1948年完成修復,见证日据时期至光復后的新竹国小教育歷程。市府指出,百龄楼具高度歷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建筑形式保存良好、建筑规模具备时代特性,2017年公告登录市定古蹟。

百龄楼过去是作为行政办公室及学生教室使用,但经评估耐震系数无法达到标准,加上建筑漏水问题急需改善,市府盼百龄楼的修復能够兼顾使用者安全之外,也盼完整呈现百龄楼的建筑形式,彰显古蹟的歷史意涵。

为此,文化部文化资产局补助4240万元修復百龄楼古蹟本体,市府追加经费6973万3586元办理再利用工程及设备改善,终于在今年8月8日顺利决标,12日在全校师生殷切期盼下举办开工典礼。

代理市长邱臣远表示,此次修復工程共挹注1.1亿元,将原样保存天花装饰线板、楼梯扶手、楼梯阶级、金属拼花通风格栅、木板推拉通风格栅、梁柱弧线转角等建筑特有设计,预计2027年3月完工。

新竹国小校长胡如茵说,身为新竹国小毕业校友,对于百龄楼有深刻的回忆,感谢文化部、市府补助修復百龄楼,盼能完整保留与传承百龄楼的歷史记忆。

#见证 #建筑形式 #修復 #通风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