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今年7月起实施「在宅急症照护计画」,病患不需奔波医院,在家就能透过科技设备看诊。台南市87岁林奶奶因罹患肺炎,日前经评估后加入成大医院「在宅急症照护计画」,成为成大首例收案病人,9天后顺利康復,开心宣布在家「出院」。

卫福部7月起将「居家医疗照护整合计画」升级为「在宅急症照护计画」,全台各家医院经过2个月实施,陆续宣布初步成效。

87岁林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与失智症,在确诊新冠肺炎后体力明显下降,还需鼻胃管灌食,今年再罹患肺炎,经成大医护团队评估后启动「在宅急症照护计画」。

「在宅急症照护计画」也可称为「在宅住院」,由医护团队到住家访视,或透过IoT照护系统监测生命徵象和血氧,由个管师掌握患者状况。依照计画规则,医护团队除了医师可透过视讯诊断,护理师需每天到住家访视,给予药物与物理治疗照护。

这项计画的优点,可避免重症患者奔波医院造成的病痛不适感,维持生活品质,医药负担的费用更少,院方更能空出经常稀缺的急症病床。

不过,申请「在宅急症照护计画」的病患需有特定条件,现状以罹患肺炎、尿路感染或软组织感染等急症需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患为主。

成大医院收受族群以「居家医疗个案」为主,一般急诊患者申请,失能参考值需巴氏量表小于60分才符合资格。院方未设照护人数上限,所需的护理人力,则规画与居家护理所、基层诊所合作建构策略联盟,共同照护在宅照护病人。

#肺炎 #医院 #卫福部 #照护计画 #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