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税上路8年,但立法院预算中心批评,对于减缓富裕阶层进入投资房地产的效果有限,就2015年到2023年间,个人拥有4户以上成长率高达25.33%,高于总归户成长率15.86%,未能有效改善囤房状况。
预算中心指出,自2016年开始实施房地合一税,并在2021年推2.0,拉长「短期交易」重税期,高税率45与35%,预售转成屋后持有满5年后才适用一般税率20%。
预算中心首先肯定,2015年房地合一实施前,当年度交易属3年内取得土地再转移者的件数29万7996件,占总移转件数的24.38%,2023年有21万8379件,占比17.5%,初步达到抑制不动产短期炒作套利的行为。政府所徵收的不动产资本利得(含土增税、奢侈税与房地合一税)由2015年的1150.74亿元,到2023年至1362.52亿元,资本利得税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不过,就囤房情形却未能改善,就房屋税及所有人县市归户统计情况,持有4户以上的个人及营利事业,分别由2015年的7万7318户、2万6908户,增加到2023年的9万1890户与3万687户,成长幅度分别为25.33%与14.04%。
双北为最,在这段期间,新北市个人拥有4户以上2万221户增加到2万4180户,幅度为19.6%;而台北市个人拥有4户以上的大户,则从1万1996户增加到1万4207户,成长18.4%,都比全体所有人(不分户数)成长15.86%来得高。
预算中心认为,房地合一税上路后,房价高涨,高资本利得仍足以吸引富裕阶级进行投资,未能有效改善囤房者的决策和情况,也难达成财富重分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囤房税2.0上路,明年5月开徵,是否能让囤房大户持有成本增加而退却,值得关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