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全民健保满意度高,2023年达91.2%。在国际倡议增加健康投资之下,健保却面临难以提高保费的窘境。专家指出,健保收入的设计是参考了德国过去推行的社会保险,让有工作的青年支持没工作的老人、幼儿,但如今人口结构失衡,年轻人少、老人多,就业形态也改变,一旦调高保费,年轻人的负担将加重。政府应改革收入的设计,不再补贴老人保费、以财富税平衡薪资税、提高非保费收入,并透过商保补健保的不足。
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政大财政学系教授连贤明表示,虽然主管机关觉得台湾医疗表现好,但许多数据却显示并非如此,台湾是亚洲国家中少数预期寿命未达80岁的国家,可避免的死亡比日韩高,慢性病照护也不如想像中好。「我们都在问,会不会台湾的医疗表现不如预期,跟投入的资源有关」?
连贤明说,台湾医疗保健占GDP的指出比率低,平均一年仅成长1.06%,健保费率也是平均8年调高一次,调高后,部长就下台,民眾满意度也下滑。他分析,保费调涨困难,主要在于现行健保的收费有利长者,对年轻人不利,难以普遍获得大家支持。
另就业形态改变也是一大问题,如今许多人担任网红、开Uber,并非全职就业,收入不来自工作所得,很多都是奖金。连贤明说,这是过去社会保险所忽略的,要增加健保收入,政府不应再补贴老人保费,要採取财务税平衡薪资税,提高非保费收入,并透过商保补健保的不足。健保永续不能只靠政府拨补,就算政府提出500亿,也只占总额的5%,且不能年年成长,还是要靠调高保费、扩大费基才可行。医疗投资的第一步是投资健保,投资健保就是投资健康,一定要争取不同的世代支持稳定调涨健保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