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总额完成协商,西医基层、医院总额部门均破局,将两案併陈送卫福部核定。健保会公布,此次付费者代表方案成长率为4.605%,医界方案则是5.171%,不论是哪一种方案,年底安全准备金都有1个月以上,尚无涨保费压力。健保会预计在10月23日进行最后确认,预计年底定案。
健保署日前指出,医界所提247亿改善点值,已超过可协商总数,无法达成共识。医院协会遗憾表示,总额是在有限预算中尽力满足需求,而不是包山包海,任凭点值无止尽滑落,将健保财务责任转嫁医界,医院再有底气也禁不起二十多年的亏损,直言这是百年大疫后最灰心丧志的一年。
除了西医基层、医院的破局,在其他预算的协商也出现争议。健保署提出编列33.77亿,用于调整支付标准,付费者同意改善支付标准,而非直接补点值,但今年健保署在需求说明、费用预估、预期效益的说明中,加上标点符号也仅300字,挨批「一字千万金」。
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说,健保署将33.77亿编列在其他预算,这点很奇怪,因为在西医基层、医院总额中已有相关预算。以去年西医基层、医院编列的30亿为例,执行率仅不到3成,有负医界与民眾的期待,存在「执行率不彰」的问题。
林雅惠分析,执行率不佳的原因在于10年未对支付制度进行通盘检讨,沦为「会吵的小孩有糖吃」,加速支付制度失衡。医改会主张盘点出优先要调的项目,例如有急需的病房费、住院护理费,以及急、重、难、罕相关的费用,循序渐进解决劳逸不均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