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进入丰收季,位于牡丹江西安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当地引进台湾特色的玉女小番茄、红藜麦,以及引进台湾技术生产的生物营养液,成功提升水稻的亩产量。

牡丹江台创园是2017年由大陆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復成立的,是全大陆的第28家台创园,近年来探索「农业+」的一个模式,推动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台湾每年有超过200多人次到当地参观交流,并引进台湾特色的玉女小番茄、红藜麦,以及台湾技术生产的生物营养液,来提升水稻的亩产量。「玉女小番茄」 果皮为鲜红色,果实呈长椭圆形,硬度佳,皮薄汁多、肉质细致,甜度比圣女更高,可以达13度,含有丰富茄红素,营养价值高。

台湾农民创业园产业发展负责人李梦南表示,当地引进台湾技术的生物营养液,不仅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以让黑土地在种植时间的推移下,养分变得更加充足,也有利于水稻吸收营养。以前亩产大约七、八百斤,使用营养液之后,产量可以超过1000斤以上。

李梦南指出,现在大家都非常注重舌尖上的安全。生态化的养殖,能让种出来的稻米不会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对于在后续的销售上面,消费者购买时也会比较放心。

黑龙江种植水稻的歷史悠久,在辽、金时期,牡丹江生产的水稻就已经是皇家贡米。到了现在,提到东北米,五常大米反而最为人所熟知。经过推广,牡丹江大米近年来逐渐闯出名号,成为当地标志性品牌。光是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人民币,比起以往的2000万到3000万,成长许多。

李梦南表示,已有台湾农民前进当地,注册了全黑龙江省的首个台农家庭农场,联合种植牡丹江大米,收成之后销售至南方,例如广州、湖南等地,提升了牡丹江大米的销售额。

#大米 #水稻 #生物营养 #亩产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