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梯1年期义务役男9月16日起分别在南、北测考中心展开为期13周的基地训练,陆军6日对外鑑测实况,由48名役男操作红隼反装甲火箭弹,此为陆军首度公开该款武器实弹射击,多数役男都能命中目标。但过程中一枚弹药未发火,官兵二次排除故障未果,后续发射筒及弹药由中科院带回,厘清原因。
红隼反装甲火箭弹系统为我国中科院自行研发,一具价格约10万元。由5.1公斤的发射筒、1.66公斤的弹体组成,可贯穿27公分均质钢板,并採筒弹一体设计,射击后即可抛弃,单人便可操作。目前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宪指部以及海巡署都有配置,陆军则是2022年起向中科院採购。
红隼反装甲火箭弹有效射程为220公尺,昨日鑑测的射击距离为200公尺,共6波次射击,每波次8员,多数都能精准命中标靶。不过有一枚火箭弹未发火,故障排除后二次射击,仍无法击发;而后教官将火箭弹高举过头,带离靶场,交由未爆弹小组处理。据悉,中科院人员当下便将发射器、弹体一同带回检查,原因有待厘清。
南测中心副指挥官余绍睿表示,这是首次发生,机率并不高;二次点火都未能发射,确定是弹药问题,加上是新式弹药,射击数据会交给中科院人员,以便改进。他并强调,故障排除同样是训练一环。
军方人士透露,AT4、APILAS等反装甲武器,多因弹药老旧而无法射击,都已不再测考。这也是促成我国加大生产新型火箭弹的原因,明年红隼反装甲火箭弹将全面编装,南测中心会搜集官兵意见,提供中科院后续研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