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川普大胜,不仅赢得选举人票,还赢得普选票,可说是赢得漂亮。不仅如此,共和党也将赢得参、眾两院,川普可完全执政。由于川普的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和拜登南辕北辙,这个被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称为「红色浪潮」的选举结果,将让美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世界也会变得不一样。
这次大选的意义并不是传统的两党政策之争,也不是谁更能治国的领导力之争,而是草根与菁英的观点之争。选民认为在政客带领下,现在「美国走错了路」,想要「改变」,才在这次投票中表现出来。
事实上,2016年川普出乎意料的胜选,就被认为是草根的胜利。选后有人以《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这本书的热销来解释川普的胜选。这次大选川普直接将该书作者范斯提名为他的副总统,表明他对草根利益的重视。
因此,川普所以能卷土重来,是他的选民知道他没有变,也不会变,依然代表草根利益,才会愿意继续支持他。他的选民基础不断扩大,现在的共和党已经变成「川普党」,在7月的共和党提名大会上,建制派政客几乎都没露面。不仅如此,这些共和党菁英甚至还表态力挺民主党,对抗川普。
这是为什么贺锦丽接替拜登参选后,声望会奇蹟式陡升的原因。这位上任后支持率一度跌到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低的28%,被批评为「最不受欢迎的副总统」,在没有政绩、没有提出政见,也没有展现任何治国能力的情况下,一参选就受到近乎疯狂的支持,主流媒体一致吹捧,就是因为她获得美国包括民主、共和两党建制派菁英的一致支持。
这些建制派菁英知道,川普是玩真的,不是嘴巴说说。他会打压盟友、阻止与停止战争、减少国际事务的干预与对抗,将资源转回国内;这将抵触许多菁英的既得利益,因而两党建制派才会联手抵制他。这场选举不是川普与贺锦丽的竞选,而是川普与反川普之间的对抗。从这角度观察,才能理解川普胜利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及他完全执政后,将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首先,虽然许多观察者认为,「抗中」是美国两党共识,无论谁当选总统都不会变。但这观点有误。因为「抗中」是美国两党「菁英」的共识,不是川普的。如果他有意继续强烈「抗中」,和中国友善的马斯克不会那么大力支持他。他竞选期间不见对中国的敌意,反而多次强调他和和习近平主席的关系很好。
从川普竞选言论与政策主张来看,他的中国政策应是合作大于对抗。不确定他会不会松绑「小院高墙」的贸易限制,但他想卖更多东西给中国是可以确定的。川普还希望中国企业来美国设厂,以增加就业机会强化美国的制造业。他要对中国商品课60%的高关税也是要达到这目的。 其次,他想要减少财政支出,在国际事务上就要开源节流。开源的部分就是增加盟邦的驻军费,至于对台湾的「保护费」只是概念,如何收还要再谈。节流的部分就是停止战争支出。如此不仅乌克兰战争要停,中东战争也要停。川普对以色列,不会像拜登那么「要什么给什么」。虽然传统上共和党和以色列的关系更为密切,但那是「菁英」,不是代表草根利益的川普。
第三,在「美国优先」理念下,川普将所有外国,包括盟邦都视为竞争对手,所以他主张全面增收关税,当然也不会提供盟邦公共财。之前和拜登政府合作愉快的欧盟、日本、韩国、菲律宾,恐怕需要重新适应。如果川普真的成立「政府效率委员会」,由马斯克领导来削减不必要开支,马斯克权力将很大,甚至可能超过负责外交的国务卿。
8年前川普是政治素人,不得不用建制派官员,许多事想做却做不到。这次他有范斯和马斯克协助,情况将会不一样。川普想拔除建制派官员换上支持他理念的新人。但美国深层政府势力根深柢固,川普能如愿改变美国政治生态,进而改变世界吗?还是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