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地方债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6兆元(人民币,下同)议案,不过由于未公布财政刺激政策,市场褒贬声音不一。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解读,此次政策核心在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刺激,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增量财政政策发布,特别是2025年可能会增加财政预算和额度。
此外,第7届中国进口博览会10日在上海闭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表明,今年共有来自129个国家地区,3496家企业参展,本届累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较上届增加2%。
大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8日说明,2024年起将连续5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兆元,加上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新增的6兆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兆元。
李迅雷表示,最新公布的化债规模超出他原先预估约5兆元,认为人大常委会最新通过的化债方案,让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由29.52兆元增至35.52兆元,将有效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
李迅雷指出,这有助地方政府提供定心丸,让地方将财政资源用于投资和民生支出,对被拖欠帐款的企业尤其民企是利多消息,得以改善资金流动性。
对于未来财政政策,李迅雷预计2025年会有更多的财政政策发布,包括增加财政预算和额度,助力刺激国内消费,透过经济内循环稳定成长。
但《华尔街日报》提醒,由于中国官方目前仍未公布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这已让不少投资者失望,未来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走马上任后,中国经济预料将面临新的阻力。
除以财政政策控制债务拚经济,帮助产业发展也是重要一环。大陆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方面,今年前3季全大陆减税降费、退税达到2兆868亿元。
这也促使关相关产业的销售收入稳步提高。从制造业来看,1到10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增率3.6%,其中装备制造业、数位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年增5.3%、8.5%和8.7%。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