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水力发电被列为二次能源转型的重点新能源,今年堂堂迈入第7届,11月8、9日两天在国立臺中教育大学举行的「小水力发电产业发展论坛」自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压轴议题:「台湾小水力绿能产业发展」,涉及台湾河川发展小水力发电愿景及深入探讨企业界及社区团体如何在减碳机制设计诱因鼓励小水力发电,由中兴工程陈伸贤董事长主持。以下为摘要报导。
吴志伟副署长:近期能源署的绿电推案,多数发电量比较小而且分散,如既有圳路,且牵涉到土地取得问题也比较复杂,要找相关单位洽谈,要找到合适场址,也须面对复杂的土地管制法。我对小水力持乐观谨慎态度,目前看起来很多地方都有水力发电的量,但是否能开发还要看实际情况。很多政府单位要介入处理的,能源署跟水力署会讨论建立平台,来解决大家的疑难杂症,逐渐增加小水力的量。
林国华副署长:目前农水署政策是全力配合小水力推动。正施工中的案场有16座,属于条件中等的案场,每个地方政府有个别的法规及自治条例,在向地方政府申办的过程中很困难,农水署未来会持续跟大家合作,技术性方面仰赖业者,各管理处均可提供水量资料,由于农田圳路的水量为可控性,也不需要进行水文调查。
阮香兰组长:水利署也在盘查既有水力建造物在下次改造时是否可能成为开发点,或待建建造物的开发潜能。未来会有水利署自己开发、民间申请、水利署与民间一起投资等三种方式,相关规范、申请表件的设计、案件如何审核等目前正研拟中。有关环评机制,建议小水力在槽兴建,可讨论免环评,以生态检核方式进行。离槽需要另外审慎考虑。
黄振全组长:水保署能提供水力很小,主要做水砂灌测设备,是为土砂治理,去观察河床的变动,土砂移动的状况,附加价值就是找出基流量公布于网站上,供大眾利用,并以本身实例说明从评估、用何种发电设备、到申请土地等过程,让业界了解开发需要花费的时间及投资成本。本署所有工程都需要做生态检核,只要在google网站上键入农村水保署生态检核,进入专区,就可查到在地需要保育的敏感物种。
高文斌副处长:60%以上小水力潜力点都在原住民区,业界所以特别关心谘商同意一事。谘商同意办法目前正在修法,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就会公布,对于谘商会议开完何时生效的问题,原民会法规修正沟通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赖总统要求原民会一定要检讨谘商同意办法及配套措施,希望法规公告时业界可以提供建议,一起推动与部落共好的小水力发电。
李丁来总经理:水公司目前小水力发电总共6MW,包括112年就已发电的利嘉净水厂,预计今年要完成的沙鹿配水中心,预计发电572万度、715KW,以及湖山净水场预计发电900万度、1,500KW。另外,还在施工中的南化盐水管案场,由于技术难度较高,预计明年才能併联发电,总发电量约1千万度、2,000KW。预定招标的大场域如鸟嘴潭净水厂、发电量824KW,预计115年底公开招标;后里第一净水厂、发电量570KW,116年公开招标。水公司均会先完成环评等前置作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