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陆媒报导,11月28日召开的大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一份倡议,要求把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并自12月1日起生效。倡议提出,除了金融基础设施机构以外的其他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准,充分体现政策利率传导。

市场分析,大陆监管机构此举意在压降负债成本,防止同业间资金空转以提高流动性,并最终推动资产端利率下行。

华西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日前分析,12月10年期国债殖利率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性。12月利率走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下行特徵,而推动殖利率下行的重要力量是交易盘的增持诉求较强,年底的排名衝刺可能是基金在12月大额买债的主因。

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则分析,8月以来,保险资金对于超长债的热情明显提高,30年期国债从基金、农商行的交易盘挪到险资的配置盘,市场的交易机构变得更稳定。在农商行购债节奏下降、基金增量资金减缓、理财出现「预防赎回」等各种暂缓的行为后,险资再次成为行情的推动力量。8月下旬以来险资增持超长债规模达到人民币2,600亿元以上,且从险资的偏好特点和监管导向来看,险资配置长债可能还没结束。

#分析 #利率 #同业存款 #非银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