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已使相关供应链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大涨,股价涨多且评价偏高都容易降低市场追价意愿,惟NVIDIA为持续取得领先优势,其AI晶片正以加快速度于每1~2年进行大改款且每6~9个月进行小改款。正当GB200才刚开始准备出货之际,市场已把关注焦点转移至2025年第三季即将推出的GB300。

儘管GB300的规格设计尚未完全定案,但大致可初步归纳出以下三项变革:1.现阶段的On Board解决方案将首度改为插槽(Socket)设计,这有助提升GPU良率、简化售后服务及伺服器板的维护,受益者为插槽业者。2.电源供应部分将会把BBU(电池备援电力模组)的搭载比例提高。3.NVIDIA将把AI伺服器的零组件採购权下放给组装厂,将使供应链订单出现市占率消长。

伴随生成式AI与云端运算呈爆炸性增长,AI运算对于庞大的用电需求则成为另一个焦点。根据预测,训练一个OpenAI的GPT-3大型语言模型所需电力约130万度,相当于130万个美国家庭一年的电力消耗。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的报告,预估资料中心、加密货币和AI领域的电力需求总合于2022年已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2026年将达到4%,意味届时地球上将多出一个日本。为了兼顾AI对用电需求以及达成净零碳排目标,美国正全力发展核电,带动美国相关电力股今年以来的涨幅普遍呈倍数起跳,包含维斯达能源与星座能源。

截至目前,包含Microsoft、Google、Amazon等发展AI的大型巨擘都积极与相关核能新创签约购电。由于资料中心需要稳定且不间断的电力供应,核能发电将是较传统燃煤或风力、太阳能发电更好的选项。核能发电机组併接到高压电网时需要进行升压,加上今年5月美国政府已批准重大电力传输更新政策,未来将会加快美国当地输配电线与电力变压器汰换需求。

AI发展应会依循网路时代发展的三大阶段,首先是AI伺服器的军备竞赛,此阶段主要受惠者为硬体厂,第二阶段则是研发AI驱动应用程式的软体业者,第三阶段则是藉由AI功能整合成服务或商品并提供给消费者的业者,即AI应用变现阶段。

展望2025年,虽然AI硬体的规格升级仍是市场焦点,惟市场也会开始逐渐把更多的关注转移至AI软体/AI Agent。AI Agent(AI代理)指的是能用感测器感知周围环境,然后採取相对应的行动并做出决策的人工智慧。

对比现在的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属于AI Assistant范畴,且大多处于「一问一答」的形式,相对而言,AI Agent则更强调自主性,具备自主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并能够在无需人类干预情况下完成特定目标,诸如:1.自动驾驶汽车,它能够自主导航、避开障碍和遵守交通规则。2.自主无人机,它能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侦察、救援或运送等任务。3.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它能在生产线上自主完成组装、检测等工作;目前在AI Agent领域有积极布局的大厂包含Microsoft、Salesforce、Adobe等。

#插槽 #三项 #能源 #大型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