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24年,又是新的一年,去年11月的景气虽亮出黄红灯,惟领先指标已连跌四个月,与此同时,12月消费信心也连降三个月,这说明2025年国内经济于乐观中仍有隐忧,通膨、老化与不均将如影随形,成为隐忧的来源。

国内各预测机构估今(2025)年台湾经济成长大概落在2.8~3.3%,虽低于去年的4%,仍属稳定,然而这是不平衡的稳定,何谓不平衡的稳定?就是各业里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以下我们用具体的数字来描述今年台湾所将面临的三大趋势:

产业、薪资不均度升高,中产阶级消失:去年台湾半导体及资通产品输出占总出口65%,其输出成长近20%,表现亮眼,拜这两个明星产业之赐,台湾去年出口仍有10%的成长,而传产依旧疲弱,所以,不要以为去年台湾经济成长达到4%,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事实上,半导体及资通业的受雇人数不到就业人口的一成,除了他们享受到成长的果实,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成长的欢乐,经歷1930年代不均衡发展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指出:「在一半繁荣一半破产的国家里,是不能达到持久繁荣的。」昔日如此,今天亦然。

通膨从休火山变活火山,生活压力继续升高:这些年物价连年上涨,通膨压力并未消失,虽然央行、主计总处预测今(2025)年通膨率会降至通膨警戒线2%以下,然而官方也坦承,迄今外食费、房租涨势并未明显收歛,连保守的官方都这么说了,显见通膨仍蓄势待发。若再考虑川普调高关税,通膨从休火山变成活火山,已不远矣,当百物齐涨,对于薪资本已不多的上班族而言,可谓雪上加霜,近五年台湾物价已大涨10%,一旦通膨呈野火燎原之势,国人今年恐将没有好日子可过。

超高龄社会报到,消费成长降温:2025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台湾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0%,正式进入「超高龄社会」,依家庭收支调查,2023年老年家庭里有半数是落在最穷的后20%家庭里,这说明随着超高龄社会的到来,穷人也会愈来愈多,穷人多则消费成长降温,消费降温则经济成长趋缓,这也是必然之势,依主计总处预测,今年民间消费成长率仅2.09%,为四年来最低,日后连扩大内需恐怕都办不到。

在上述三个趋势的牵制下,今年台湾将同时面临成长与分配的困境,特别要注意的是,分配不均不只会召来民怨,也会破坏经济成长,经济史学家福克纳(H.U.Faulkner)曾指出,财富过度集中是研究1930年美国大萧条所不可忽略的要素,而法国经济学家皮凯提也认为,2008年金融海啸与美国财富过度集中息息相关。看看我们去年出口65%集中于半导体及资通产业,前20%的财富是后20%的67倍,不均衡到如此惊人的地步,政府除了提出一个行礼如仪的「均衡台湾」,迄今并无良策,府院对总体经济疏于了解,政务官缺乏施政经验,实在令人忧心。

虽然预测机构近期普遍上修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然而影响经济的因素经常无法量化带入模型,预测乐观未必真的乐观,2000年岁末展望2001年,经建目标、主计处的预测都在6%以上,当时的经济部长林信义独排眾议,以其产业经验及趋势分析,于年终记者会上示警:「大家要有过一段苦日子的准备,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让大家重新反省,在股市长期投资是对的,但是天天在股市进进出出,并不幸福。」果然,2001年台湾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经济衰退,全被林部长料中,各方啧啧称奇,这说明我们有时得跳出模型,观察趋势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膨、不均及超高龄正是影响今年台湾的三大趋势,政府必须以临深履薄的态度妥为因应,才可能让台湾在充满变数的一年,履险如夷,稳中求进,也惟有如此,才可以避免苦日子再度造访台湾。

#火山 #成长 #超高龄 #美国 #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