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因有双11、1212购物节、耶诞节,及农历新年将届,都是民眾网购採买的旺季,诈骗集团看准时机,让沉寂已一阵子的「诈骗包裹」又死灰復燃、重出江湖,甚至蹭世界棒球12强赛事中华队夺冠的热度,刊登大量一页式诈骗广告,让民眾打开包裹才赫然发现不是自己订购,且都是一些偽劣商品。民眾不论有无网购,接获简讯通知到超商「货到付款」取货时,都要注意是否是诈骗包裹。

北市一名王姓男子平常有网路购物习惯,日前收到「包裹已到超商」的简讯通知,即前往超商门市支付1199元,领取该件货到付款的包裹,王男检视寄件者是一家叫「躲躲猫」的厂商,他一边狐疑是否有订购过,一边打开包裹,赫然发现内容物是从未购买的墨镜及手炼,价值可能仅百余元。

另名经常网购的陈姓女子上月接到货运公司打来的电话,称购买的商品已送到家门口,陈女马上付了1990元的货到付款款项,发现寄件厂商名称是「勇诚(速隆有限公司)」,还附有清楚的配送编号和包裹条码,虽然寄件厂商名字有些陌生,但这些细节让陈女完全没怀疑,拆开包裹才发现里面的廉价面膜根本没买过,气得到警局报案。

刑事局表示,这种诈骗包裹又称幽灵包裹,已出现4、5年之久,诈团以乱枪打鸟方式发送简讯要民眾到超商付款取货。另一种是在脸书、IG、LINE等平台刊登一页式广告,吸引民眾下单订购,最近还搭上12强赛中华队夺冠的热潮,贩售许多未经授权的应援衣物等,待收到货后才发现都是廉价的劣质品。

前几年疫情期间,诈骗包裹及一页式广告较疫情前增加了1成,警方平均每月会接获1000多起报案或检举,财损金额约1000至2000元,但近年已逐渐减少。因损失不大,许多被害人嫌办理退货退款手续麻烦,就自认倒楣不再追究,所以犯罪黑数难以估计。

警方调查,这类劣质商品大多来自广东,业者常谎报货品名称报关来台,一页式广告或网页都有「无公司地址与电话」、「货到付款」、「标榜不满意包退」、「仅有LINE客服单一管道」、「有倒数计时器或称限时特惠」、「有消费者好评专区但使用大陆用语」、「网页粗糙且大多只有1页」等7大特徵,且只要点选进入过,以后就会一直跳出类似广告,令民眾防不慎防。

#超商 #发现 #诈骗 #网购 #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