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机器人」、「无人机」在第12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成讨论焦点,国科会认定无人机产业已经在发展之中,多功能机器人方面目前还未正式启动,国科会预计启动「智慧机器人科技方案」,国发会亦表态支持,两部会将合作第六个百亿基金,描准智慧机器人新技术开发。

台湾每几年总会迎来产业的新机会,例如过去的个人电脑PC、笔记型电脑NB、生技医疗等,纵使眾多机会浮现,对于资源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加入新产业非常冒险,已成为「不得不做的赌注」。在面对「多功能机器人」、「无人机」产业的涌现,中小企业可以怎么作?

优先正视政策的支持

一个政策支持的产业,在各种政策工具长期、稳定的挹注下,会吸引较多的厂商投入、也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内厂商间的竞争下,较容易建构竞争力。厂商若投入政策支持的产业,成功的机会应会比较高。

在无人机与多功能机械人产业,中小企业可以投入的机会与领域,本文加以分析。

先谈无人机部分。无人机技术涉及几个关键技术领域,但只有在熟悉应用领域下,才有机会开发出符合需求的规格。目前较为大眾熟悉的有农用的喷药、空中监测的航拍及军事用途。主要的关键技术领域有四项,适合中小企业贴近:一、动力系统与电池:动力关系到无人机的续航力与酬载能力。无人机常用的动力来源有发动机及电池,电池包括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

二、机身结构设计与材料:机身结构是无人机的支撑和承载部分,涉及稳定性、强度和轻量化问题,材料技术直接影响性能和成本。三、感测器:包括与飞行控制有关陀螺仪,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能够稳定、安全地飞行。与导航有关的美国GPS、欧洲的伽利略;与目标侦测、追踪和识别有关AI影像处理技术。四、通讯:地形、物体、大气等多种因素会造成无线电波的反射、散射、绕射,导致多路径传播和各种杂讯干扰,进而影响通信。

多功能机器人需多层次技术

多功能机器人部分,与无人机有相同的状况,若不熟悉应用领域,是做不出符合需求的机器人。目前机器人常应用在制造业、物流、医疗等多个领域。

根据应用,机器人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工业机器人:强调高精度和高效率,主要用于制造业中,执行如焊接、组装、喷涂和搬运等重复性高的工作。

二、军事、救援机器人:高耐用性和高机动性是其特点。军事用途用于如侦察、排雷和战斗等。救援和灾难应对如搜救、消防和灾后重建等。三、服务机器人:用来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如清洁、烹饪和护理等,包括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

四、医疗机器人:用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诊断和治疗,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復机器人和辅助机器人等。五、娱乐机器人:用来提供娱乐和互动,如机器人玩具和机器人宠物等。

多功能机器人属于技术整合,技术涉及多个关键领域,不同的应用范围,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主要的技术领域包含四部分,中小企业能就本身的强项切入:一、机构模组:这是机器人的骨架,组成机器人的各个部位。主要的关键零组件包括轴承、线性滑轨、螺杆和夹爪。二、驱动模组:机器人的肌肉,提供动力。,通常由电力、气压或油压驱动。主要的关键零组件包括伺服马达、减速机和驱动器。三、感测模组:用于侦测外部环境。主要的关键零组件包括视觉感测器、距离感测器、力学感测器及其他各种感测器。四、控制器模组:机器人的指挥系统,让机器人依据要求进行作业。主要的关键零组件包括PC-Based控制器、可程式控制器(PLC)和工业电脑。

综合来看,因政策的支持,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将成为台湾产业发展的重点。无人机技术涉及动力系统与电池、机身结构设计与材料、感测器和通讯等关键领域,而机器人技术则涵盖机构模组、驱动模组、感测模组和控制器模组等。共通点是必须对应用领域有所了解,才有机会开出合适的规格及做出好产品。

中小企业在选择新事业投入时,应考虑政策是否支持。投入政策支持的产业,能够在各种政策工具长期、稳定的挹注下,吸引更多厂商投入,并较容易建构完整的产业链,及透过竞争形成国际竞争力。

机会一直都会有,只是中小企业,是否准备好了?

#无人机 #模组 #技术 #机会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