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近年格外重视空气品质,透过多元管制降低污染源,努力摆脱以往「空污之都」的臭名,根据统计,2024年高雄空气品质良率(AQI≦100)为90.3%、PM2.5年平均浓度15.5μg/m3,双双创下近10年最佳纪录。对此,议员给予肯定,但也认为仍有进步空间。
数据显示,高雄市2024年空气品质良率较2023年同期提升1.4%;而2024年PM2.5年平均浓度较2023年改善7.7%。2项空品重要指标都创下近10年最佳纪录,显示减少空气污染源的措施成效显着。
高市府环保局表示,为了减缓空气污染问题,持续推动多项管制措施,包含针对高臭氧生成潜势物种及有害空气污染物制程加强查核,减少204吨碳排放,以及加速高雄市电力业者减煤,兴达电厂自2024年第4季起4座燃煤机组停止运作,汽电共生业者也定期追踪减煤进度,年减370万吨用煤量。
此外,高市还订定「高雄市钢铁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管制标准15项中11项为全国最严,并于2024年新增盐埕国小空维区,扩大高污染柴油车管制,也于工业区及露天燃烧热区架设逾50组云端影像辨识系统,即时通知,减少异常排放。环保局强调,未来将持续努力,减缓空污并改善高雄空气品质。
对此,国民党高市议员李雅静认为,高市府不应该在数字上自嗨,PM2.5平均浓度降至15.5μg/m3虽属改善,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优良数据,年均浓度应低于5μg/m3,高雄显然还有长远改善空间。除真正落实工业污染源减排的结构性改革、加强长期监控外,如何因应气候变迁和产业转型对空品带来的挑战,也是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民进党籍高市议员林智鸿则表示,减碳有成是好的开始,高雄下个目标是2030年减碳30%。不过,从科学数据来看,政府只做减碳工作,很难在2050年达到净零目标,建议运用高雄海港城市特性,强化固碳工作,减碳、固碳并行,朝净零目标迈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