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美国政府新局,两岸重量级学者已展开二轨交流,且直通国安部门智库。政大国关中心去年12月赴北京,与大陆国安部智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交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严安林,近日则造访台湾,与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互动。这是疫情后,大陆首次批准涉台学者来台,与绿营智库交流。据了解,陆委会也在积极安排会面。

去年12月中下旬,政大国关中心主任王信贤、前主任寇健文,率数位教授至北京,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交流,探讨两岸情势和川普将上台的美中台新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是大陆国安部的智库,出版《国家安全研究》期刊,院长杨明杰专长为中美关系、军控与亚太安全,上个职务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

无独有偶,严安林及上海社科院台研中心主任盛九元近日访台,与淡大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两岸经济研究院、政大国关中心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严安林一行还与国策研究院、亚太基金会等绿营色彩鲜明的智库交流。

据转述,严安林6日晚参与亚太基金会所设的晚宴,董事长许信良、执行长董立文出席接待。严安林说,此行是疫情后国台办首次批准涉台学者到台湾,并与具绿营色彩的智库见面,他认为「意义十分重大」。据透露,陆委会也希望在严安林离台前,能与严私下会面。

亚太基金会属于我国安局的外围智库,严安林与许信良、董立文面对面互动,上演了红绿对话和久违的两岸二轨沟通。严安林去年5月曾在公开发表的文章呼吁,指两岸进入高风险期,他建议大陆可发挥香港与澳门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为民进党部分人士赴港松绑,开展与绿营人士接触与沟通。

盛九元是大陆知名涉台学者,对于两岸关系的起伏波折,感触特别深。日前在上海的两岸青年学者交流活动里,他以「时代感、使命感、落差感」,总结投入涉台研究近30年的心情。

「时代感」是参与到两岸的时代脉动,他认为当前两岸出现脱鉤迹象,来到向左走或向右走的时刻;「使命感」是指涉台研究虽属小眾学科,但他有很强的参与感,譬如曾参与1998年的辜汪会晤。

「落差感」则是近几年较深的感触,他发现两岸关系不是线性发展,2014年太阳花运动后被「突然逆转」,以及台湾现在多数人的用语,例如渐渐不称大陆,改称中国。他从一开始不能接受,到现在慢慢理解这样的用语变化,未必代表恶意或台独,也体会到台湾研究的复杂性、艰鉅性、可逆性。综上感触,他强调推动人心融合,是当前两岸最重要的任务。

#交流 #严安林 #会面 #主任 #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