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24年9月祭出第七波不动产信用管制后,其后座力逐步发威,不少建商纷纷去杠杆、去库存、狂发债、延后推案、减量经营,甚至有中小型建商被迫转向地下融资管道找金援;打房政策把建商往死里打,房市进入压力测试阶段,业者预期最快第二季就可见真章。
多位中华民国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指出,央行2024年升准2码、不升息,已变相回收大约3,000亿元资金,加上国银严管不动产放款集中度、银行法第72-2条不动产放款水位,建商金流被关掉,建商纷纷採取应变措施,包括去杠杆、去库存、发行公司债、延后推案、减量经营,甚至转向利率较高的寿险、地下融资管道寻求资金等六大策略。
建商指出,建商已沦为受灾户,买地土融最高降至5成、1成工程款保留,等于建商买地必须先拿出6成自备款,接着又有18个月限期动工的压力;现在受限不动产放款集中度、银行法第72-2条限贷,除一线建商外,业者普遍面临土建融申请困难,或贷款利率被拉高至3.7%~4%,面临资金成本愈来愈高、开发毛利率愈来愈低的压力;即使取得建融顺利动工,也还有销售压力、囤房税等着。
业者透露,已有小建商吃不消,决定暂缓买地推案或卖地求生,甚至因资金压力转向地下融资管道借高利贷。至于预售屋承购户面临交屋时银贷成数被砍,也出现不少客户乾脆向地下融资管道借小额贷款拚交屋。
兴富发建设副总经理廖昭雄坦言,受政策影响,他做不动产融资的朋友最近都很忙,很多小建商来调头寸,若市况未好转,2025年一定会有小建商会倒!
全国商总荣誉理事长赖正镒表示,由于央行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政策,所以建议建商要设法先自救,房市已进入压力测试阶段,待第七波央行管制实施半年后,预期最快第二季、最慢7、8月或可见真章。
中华民国不动产开发公会全联会秘书长于俊明质疑,限贷令政策实施下来,让建商资金断链、减少房屋供给,提高的资金成本未来只能转嫁到房价,试问打房下来,究竟谁得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