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于中壮年族群肠癌发生率上升,国健署今年元旦起扩大肠癌筛检对象,从原本50岁以上下修至45岁以上,而具家族史者,也从45岁以上放宽至40岁以上,约新增199万人受惠。专家观察,45~49岁民眾,有大颗息肉的机会和50~54岁已不相上下,鼓励民眾善用筛检补助,远离肠癌威胁。
大肠癌是国内发生率第2高的癌症,2022年的新诊断个案高达1万7643人,2023年更夺走6791条人命。每29分47秒,就有1人罹患大肠癌,每77分24秒,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发生年龄、死亡年龄的中位数分别是67岁、73岁。
国健署副署长魏玺伦表示,2007~2022年癌症登记资料显示,45至49岁大肠癌发生率有增加情形。透过定期筛检及早确诊、及时治疗,可降低29%晚期大肠癌发生率、35%死亡率,且大肠癌第0至1期的个案5年存活率可达9成以上。
台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台湾年轻大肠癌发生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台大医院2015~2019年间的健康检查数据显示,45~49岁民眾有大颗息肉的机会和50~54岁已不相上下。
国健署今年元旦起扩大肠癌筛检对象,民眾只需携带健保卡至健保特约医疗院所领取採便管,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检体,送回医疗机构,等待粪便潜血检查结果即可。
新春佳节将至,国健署建议民眾掌握「3多、3少、3去」饮食原则 :多蔬果、多喝水、多运动;少油盐、少红肉、少酱料;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享用美食的同时,多食用蔬果、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取,并保持规律运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