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以人为本的乘车环境,台北捷运公司携手台湾设计研究院延续「台北捷运再设计」计画,改造北捷淡水信义线台北车站B3层大厅,不少眼尖民眾发现指标已更新,有人觉得字体太丑,也有人认为有提高辨识度。北捷表示,将广纳各方意见调整修改。台北市议员建议,务必要让外国观光客也能看懂,除可增加地面标示也要放大路名。
北车自1997年通车营运以来,指标系统不断增加,整体空间结构因与不同轨道系统交会,动线也较为复杂。北捷去年11月封闭B3层往北捷板南线的一侧穿堂,开始施作改造工程。
近日新的指标完成施工,引起网友正反面意见,有人觉得字体太丑、留白过多、英文採用缩写恐让外国旅客看不懂,但也有人认为是更加人本主义的设计、较好辨认且改善英文字体过小问题。
北捷表示,目前第1阶段工程即将完成,后续还有3个阶段,整体预计今年底完工,盼透过完善的服务设计,以使用者为中心建构直观易懂、清晰、连续性且具整体性的指标系统,以提升指标传递效率与北捷整体形象。
北捷指出,接获的指标灯箱意见为引导至台铁、高铁指标,后续将广纳各方意见,并以旅客最容易辨识原则调整修改。
国民党议员李明贤说,新指标中台铁、高铁都是白色字体,英文使用缩写TRA、HSR,民眾已将北车视为迷宫,缩写恐让首次来台的外国观光客更看不懂,北车改造重点要加强识别动线,但目前看来效果不大,应研议如何增加地面引导。
民进党议员陈怡君指出,民眾对新标示接受度有待时间考验,目前看起来路名标示太小,只看到出口却看不到路名,若要等到靠近指标灯箱才可以看到路名,就需要停留在指示牌下,势必影响整体空间动线与通畅程度,事前设计规画应彻底,避免完工后又不断修改。
民眾党议员陈宥丞认为,美感没有对错,但大眾运输节点的导引牌重点是要让民眾看得懂,否则身为国际观光城市恐贻笑大方,也期盼北捷和台铁、高铁讨论,让北车指示牌有整体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