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和平区幅员辽阔,全区现有12座原住民族传统部落公墓,大多接近满葬或有迭葬情形。中市府协助兴建雪山坑公墓纳骨墙24日启用,民政局长吴世玮表示,未来还有竹林、双崎及龄恩路纳骨墙陆续设置,将有效纾解部落公墓满葬压力。

和平区达观里雪山坑公墓纳骨墙昨启用,吴世玮指出,雪山坑公墓纳骨墙得来不易,2020年起歷经部落会议达成共识,完成禁葬、迁葬、起掘暂厝,并推动兴办事业及水保计画;副局长彭岑凯自2023年起每两周召开1次工程会议,让工程顺利且如期完工。另竹林公墓纳骨墙将于3月完工,还有双崎及龄恩路纳骨墙兴建工程也持续推进中。

和平区现有12座原住民族传统部落公墓,除第五公墓纳骨塔为和平区仅有的骨灰(骸)存放设施,其余各公墓大多接近满葬或有迭葬情形,由市府动支第二预备金补助300万,和平区公所自筹890万,共斥资1190万元打造雪山坑公墓纳骨墙。

市议员古秀英表示,雪山坑公墓纳骨墙终于启用,对于部落族人而言意义重大,让部落的祖先有舒适的安身之处,未来还有竹林、双崎及龄恩路纳骨墙会陆续设置,加上景观的绿美化,让族人在缅怀先人之际,也能享有静谧舒适的环境。

雪山坑部落第11代头目陈荣爵及部落主席陈政治感动说,原乡部落传统公墓未有妥慎规画,族人要找到祖先土葬的位置十分不易,感谢市府提升部落殡葬。

和平区长吴万福说明,雪山坑公墓纳骨墙占地2074平方公尺,考量泰雅族民情习俗,跳脱楼塔式建筑概念,设有祭仪平台供族人祭祀追思,打造联谊的活动场域。第一期工程已设置510个骨灰(骸)柜,其中骨灰柜位408个、骨骸柜位102个,未来可再增设408个,将可纾解当地至少30年的殡葬需求。

生管处长柯宏黛表示,雪山坑公墓纳骨墙规画,经部落会议达共识,将原本的传统公墓改造符合原民特色的殡葬设施,让族人慎终追远也迈向环保与现代化。

#平区 #雪山 #殡葬 #部落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