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正式进入碳有价时代,2026年首年碳费收入约60亿元,将挹注到温室气体管理基金,用法将由第5届温室气体基金管理会讨论,行政院已在1月公告相关办法,环境部盼最快2月或3月正式开会讨论。环团指出,希望本届民间团体代表委员人数比上届3人更多,并建议开会前举办公听会,搜集各界意见。

行政院1月公告「温室气体管理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环境部气候变迁署说明,该基金设置的「温室气体管理基金管理会」委员共17至23人,召集人由环境部长兼任,新增委员任一性别比例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五分之二的规定,而专家、学者、民间团体代表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则没有更改。

针对台中市长卢秀燕及新北市长侯友宜抛出碳费一定比例留地方的诉求,环境部长彭启明曾表示,会考虑委员纳入地方政府代表。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专职律师吕冠辉指出,第5届民团代表委员应3人以上,并以关心碳费的NGO团体为主,希望碳费运用不要忽略公正转型。若地方政府需要碳费,应提出长期减量计画申请取得,例如以5年为期的计画,避免换首长影响实施进度。

地球公民基金会专员郑泰钧提到,希望民间团体代表以公民团体为主,工商团体算不算在内应再多加考虑。

#地方政府 #办法 #温室气体管理基金 #碳费 #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