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指出,美国总统川普重塑世界贸易秩序的野心,变得更为宏大。基于此,川普第二任期的新贸易战,恐比他第一任期的贸易战更具破坏性。如今,国内外反关税力量大减,川普的贸易战看起来势不可挡,而他似乎也准备好承担更大的经济风险。
《华盛顿邮报》报导,在川普26日扬言对哥伦比亚商品徵收25%关税后,他是否确切落实政策仍待观察,但自就职以来,他几乎每次露面都把「考虑加徵关税」挂嘴边。
在川普首个任期领导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经济研究部门的葛雷瑟(Ed Gresser)说,「现在情况已明显不同。威胁更加广泛。法律约束的感觉似乎少了很多,这表明他认为作为总统,他有权独自创建一个全新关税体系。」
川普肯定会比第一任期更早採取行动,当时他等了整整一年才对外国商品徵收关税。现如今,他上任不久便威胁将在2月1日对中、加、墨等国徵收关税。但由于他的高级贸易相关官员仍待参院的人事任命案通过,川普或等到4月1日完成多部分贸易审查最后期限后,再採取行动。
对比第一任期,挺关税派和反关税派之间的激烈争斗致使行动延迟,这次川普主要经济幕僚,大致都公开支持徵收新进口税。
川普第二任期把重点放在非经济目标,例如遏制跨境人口和毒品非法流动。并非说川普本人发生改变,他依然关注与各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但他的一些目标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川普想透过徵收关税来提高进口价格,以阻挡进口,但他又需大量进口来增加可观收入。
那些曾强烈反关税的企业,现在基本上已接受现实。比起说服川普放弃计画,他们更专注于如何更明智地实施计画。
虽然报导提到,中国和欧盟目前没能力发动一场全面贸易战,但2018年后的局势变化并非都对川普有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与川普首次试图重塑贸易流动时相比,全球经济现在更易受通膨影响,实施重大贸易限制的风险更大。
经济学家达科(Gregory Daco)说,与2018年相比,当今全球局势反映出人们对脆弱供应链、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人口老化和高水平公共债务等结构性因素的担忧加剧,而所有这些都恐导致通膨上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