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龙头OpenAI在放弃自建晶圆厂后,积极推动自研晶片,消息人士指出,未来几个月内晶片设计将完成,并交由台积电试产,此举主要是降低对辉达晶片的依赖,不过专家认为,维持通用模型领先外,会把更多精力放在终端的特殊应用模型。
OpenAI执行长Sam Altman去年被爆料,提出想与台积电合作兴建36座全新晶圆厂的想法,预计支出7兆美元,不过此举被台积电高层认为这个想法太荒谬,主要是晶圆厂营运并非一次性支出,在与台积电接触后改变计画,与台积电合作生产AI晶片。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说法,表示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第1代晶片的设计,并与台积电开始流片的进程,预计在2026年实现量产,不过OpenAI与台积电不对该消息置评。
首代晶片将会专注在加强OpenAI与其他供应商谈判的工具,未来将持续设计出使用更全面的晶片,此举也是为了降低对辉达晶片的依赖。
目前台积电最大的客户仍是苹果,在营收占比逾25%,辉达则是10.1%,不过外资认为未来辉达将会挤下苹果成为最大客户,在OpenAI也开始设计晶片后,营收占比也将有变动。
智璞产业趋势研究所执行副总林伟智指出,OpenAI自己设计出的晶片有可能用在训练模型,不过ChatGPT后来的o系列模型问世后,不会只有预训练的部分,因为Scaling Law(缩放原则)的关系,算力需要增加10几倍,以往几千台伺服器可以增加成几万台,但是几百万台要增加到几千万台的资本支出会非常大。
因此现在会用其他的办法,就是以推论的方法去进步,不过训练的部分仍採用辉达的伺服器,因此OpenAI的晶片可能会朝推论晶片的方向前进,但是这些大厂并不会让通用模型停滞,而是会把更多精力放在终端的应用以及特殊的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在九州熊本盖2座晶圆制造厂,半导体领域台日两国关系密切。
集结产官界的日本九州地域战略会议访台团11日拜见经济部长郭智辉,就半导体供应链韧性、产业合作及赴日投资环境等交换意见,最后双方同意在半导体、AI、电动车等领域进行供应链合作,透过「以大带小」模式,率中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