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公布去年超徵税收5283亿元,创下歷史新高。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宣布将推动「还钱于民2.0」,全民普发现金1万元的提案,让全民共享超徵税收的成果,并列为新会期重大法案。赖政府并未正面回应,行政院只表示目前更应关注总预算案;部分绿营立委则表示,超徵部分应该要优先填补被立院在野党删减的重要预算。
从前总统蔡英文第2任开始,民进党政府持续出现税收鉅额超徵,2021年为4327亿元、2022年5237亿元、2023年3860亿元,连同2024年,连续4年总计超徵1兆8707亿元。如此鉅款,该怎么运用,确实应该审慎规画。
儘管财税专家大都建议超徵税收应优先用于偿还债务或是拨补支出不足的部分,但在野党和舆论大都要求一定比例普发民眾。这一方面显示,近年来庶民生活越来越困难,如台湾已连续3年突破通膨警戒线2%,2024年我国赋税负担率为14.7%,创下26年新高,若换算平均每人税负则为15万9348元,也创歷年新高,较2023年增加1万1478元。因此,普发1万元对民眾来说,是不无小补的小确幸。
其次,人民普遍不信任政府用钱的方式,担心若是这几千亿的超徵税收留在中央政府手上,只不过是让执政者多了一小笔私房钱罢了,政府会怎么用,外界根本难以监督,与其如此,倒不如发给民眾。
民进党政府对「还税于民」态度消极,但若以国民党准备提案的全民普发每人1万元而言,总共需要发放2350亿元,还不到2024年超徵数的一半,赖政府还有高达2933亿元可以规画使用,数额超过今年度总预算2.9兆元的1成,比被在野党删减的2075亿元还多很多,可以运用的空间很大。
不过,就执政效能而言,赖政府还是应该要严肃看待税收超徵一事。税收超徵代表国库的收入比预期更好,因此,政府有更多财源可以使用,造福民眾生计的空间也更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超徵代表实徵大于预估,因此,「超徵」其实与「短估」是一体的两面。
民进党政府从超徵的角度出发,自认是执政成绩表现超乎预期;但若是从短估的角度看,连续4年出现3千亿以上的超徵,意味着政府估算能力严重不足,财政部和主计总处这两个单位实在是应该要好好检讨,毕竟国税持续出现巨大短估,影响政府预算编列和国家整体资源的配置,终究不利于政府施政。除了推动还钱于民,在野党也要好好监督执政者的税收规画能力与财政纪律。(作者为作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