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外长日前在沙乌地阿拉伯讨论俄乌停战,在乌克兰缺席下,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基辅会晤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期许和美方达成具建设性的合作,但美国总统川普批评泽伦斯基续任总统的合法性,并警告他可能会失去国家。
这个情景在亚洲具有若干既视感,有人说彷若被《雅尔达密约》出卖的中国,也有人说是1970年代被美国抛弃的越南,在国内舆论也出现「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质疑,似乎「疑美论」也有了讨论的空间。但若只因美俄开始谈判,就仓促下断言俄乌战争可以在短期结束,未免太过简化问题。再据而将逻辑推论到台湾将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恐怕就离题更远了。
很明显的,最直接受到「川普震盪」所衝击的,无非是泽伦斯基和乌克兰人,除了自己没有上谈判桌外,还受到川普指责挑起战端,媒体传闻川普甚至准备接受普丁的条件,包括承认失土和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等。然而,俄乌战争的利害关系人除了俄乌两国之外,还有欧盟国家,乌克兰和平协议若未能顾及欧洲安全,恐怕无法永续维持和平,这对号称「伟大的谈判者」川普来说,绝对是一大讽刺。
因此,与其在当下抨击川普是否会出卖乌克兰,不如再让子弹飞一会儿,他绝对会不断出牌,直到他认为真正想要的利益已经拿到手。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可能的结果会是什么。
当然有人会说,川普有浓厚的交易性格,因此也不能排除他拿台湾当筹码,未来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交易。川普的竞选目标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而习近平追求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这两者是否互斥仍有辩论空间,但出卖台湾能否让美国再次伟大?抑或北京必须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让美国愿意出卖台湾?在这两个问题都没有答案时,毋寧再多观察一下。
试想,当美国想到未来海军舰艇经过台海,雷达幕上感应到两边都有敌对的飞弹瞄准时,这是不是他们想要的情景之一?还是乾脆从台湾东岸外海400公里处摸摸鼻子经过就好了?
学术界多同意川普是一个讲究成本效益的总统,他会对竞争对手和盟友都提出要求,但他也绝对不会因为要注重成本而排除任何衝突与战争的可能。所以川普政府在若干场合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必须严肃看待。
赖总统20日出席2025「哈利法克斯台北论坛」开幕式,强调台湾将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并与民主伙伴共同建立AI晶片产业全球联盟等,相信其中除了符合台美共同利益之外,也是国内各界对于川普政府共同的期待。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谘询委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