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电动汽机车数量快速攀升,中央法令赶不上科技发展,县市政府只能自行设法或自订规范,尤其充换电站规范最混乱,六都皆喊话中央须尽快让全国统一规定。北市产发局长陈俊安点出关键,目前中央由经济部担任充换电站主管机关,但消防管理归属内政部,充换电站配置规画由交通部负责,彼此无管辖权难以督促业务,业者和民眾无法遵循,加深地方政府管理难度,也引发民眾安全疑虑。
2020年全台电动汽车1.1万辆、电动机车45.5辆,去年12月底,电动汽车突破9.8万辆,电动机车77.4万辆,成长快速但法规严重落后。
北市产发局去年7月函请行政院,指示各部会机关完善充换电站安全管理及全国一致规范,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去年10月开会讨论,分别交给经济部、内政部、交通部管理,但彼此没有管辖权,为解决多头马车问题,郑丽君请相关部会2至3个月提报告,但至今仍零进度。
陈俊安指出,没有主管机关和法律从头到尾规范,变成分阶段管理,甚至有横向沟通问题,当然中央、地方都有责任,但中央不能一直研议和规画,任由地方政府规章纷乱。
桃园市交通局也认为,建物内充电站应设消防设施,但归交通部或消防署管理无定论,中央应有主责单位制定明确指引,例如多大规模设多少灭火器、洒水设施。
台中市环保局指出,充电设施涉及能源供应、规格性能、停车空间及安全管理,没有全国一致性规范,易有跨县市车主里程焦虑及安全疑虑,使电动低污染运具不易推广。
新北市自订设置管理办法供业者申设充电专用停车位、充电设施,面临最大状况是乱停车及安全问题。高雄市未订定法规,议员张博洋指出,管理电动车充换电站没标准可循,甚至未经申请即私设,市府无法掌握设置数,安全令人忧虑。
台南市去年12月与台电订定「电动运具充换电场所用电安全规范」,明订公共场所申设充换电站时,需有独立电表及紧急断电装置。
逢甲大学运输与物流学系特聘教授林良泰说,中央没订母法,各县市设充电站没一致标准,可能影响产业发展,若能有符合需求的法令,或许可发展与绿能设施相关的新兴产业,成为产业国家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