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聚焦在部分东亚国家。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政策试图提升生育率,其中「住房政策」被视为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最近,南韩政府为了应对低生育率,推动免费租房及低价购屋的政策,希望透过减轻年轻族群住房的经济压力,鼓励其结婚生育。据CIA统计,南韩目前的生育率仅约0.7,而我国的生育率为0.73,也仅是略高于南韩。那么我国是否也应考虑推行类似政策呢?

在此之前,需要先厘清控制房价是否能缓解少子化。部分民眾认为少子化的原因并非高房价,而主要源于年轻人因价值观改变及生涯规划,使其结婚意愿下滑,并从而导致少子化。然而情况也有可能反过来─年轻族群在节节攀升的住房压力下对生育的意愿下降,连带影响婚姻的意愿。更可能的是,面临以上两种情况的族群皆有。由于此议题很难单单凭借自身及周遭朋友的经验判断,因此需要参考各国的政策经验及研究。

由于南韩的政策尚待时间验证,是否有研究证实购屋优惠对生育率有帮助呢?其实已有研究利用巴西的政策,发现政府补助民眾购屋能显着提高生育率。该政策为提供房贷补助的公开乐透,每个月自愿参与乐透抽籤的民眾缴纳同额款项,再经由政府筹集资金并以抽籤方式发予参与者,作为其购房贷款的资金来源。

任职于伦敦帝国学院的教授Turan Ramadorai及其共同作者利用严谨的实证方法发现,获得房贷补助的家庭,其生育率增加了3.8%,平均子女数增加3.2%。政策效果对于20至25岁的年轻人尤为显着,其生育率提高了32%,平均子女数增加33%。同时,该政策对低收入家庭与租金负担较重的家庭更加有效。研究表明影响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是「租金压力」,此与南韩政府的施政目标一致。而我国的生育率介于此两国之间,两国之政策及相关实证研究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上述国家的情境可能与我国不同。有部分民眾认为台湾的房市终将走向香港的路径─在机能强大而拥挤的核心地区房价将持续推高。那是否也有关于该地的房价及生育的研究呢?一篇由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团队发表的研究,利用1970年代至2000年初的资料发现,房价每上升1%,香港的总生育率会显着下降0.45%。经换算可发现,房价通膨解释了香港过去40年间约65%的生育率下降。

住房政策的推行与否及如何推行,长期将影响我国的人口组成及劳动市场。其中,刺激生育率的住房政策应要准确聚焦相关族群。毕竟对已经有房的族群而言,房价攀升所导致的财富效果反而能提升其生育意愿。若更进一步看待少子化及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若未能即时推动刺激生育率的住房政策,政府未来也必须更积极寻求其他劳动力,比如开放外籍工作者以作为维持国内劳动力之配套。上述议题都还待社会及行政部门凝聚共识,共商对策。

#香港 #南韩 #少子化 #族群 #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