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院急诊壅塞达「前所未有」的严重度,急诊室待床者大多为内科病患,其中不乏感染症患者。现行健保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画,允许肺炎等感染者在家中接受照护,但急诊病患被收案,需符合巴氏量表(ADL)<60分失能者,医界提出放宽的诉求,健保署26日将与急诊医学会开会讨论,希望纾缓急诊压力。不过,专家表示,都会区民眾的接受度不一定高,扩大后能帮到什么程度,也无法确定。
健保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画2023年7月上路,病患出现尿路感染、肺炎、软组织感染时,能在家中、机构中接受照顾,包括远距监测呼吸、心跳、体温等。服务院所设有24小时紧急联络中心,必要时紧急访视,或透过绿色通道将病患送医。这项计画适用条件包含居家医疗病患、照护机构住民及急诊病患,其中,急诊病患仅限失能者,需符合ADL<60分的条件。
卫福部医事司副司长刘玉菁说,24日会议中,医界代表提出放宽失能条件诉求,盼透过在宅急症照护扩大,缓解急诊压力。健保署、医事司、急诊医学会预计26日讨论,研议是否放宽。
万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杨智皓表示,急诊滞留患者以内科疾病为主,外科患者因需赶快开刀,翻床率较快。相较之下,内科住院时间难预测,翻床率低,这类病患主要是感染症、中风、心肌梗塞等,会先处理紧急状况,若没病床,就会退回急诊。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说,放宽在宅住院条件是可考虑的作法,但要考虑都会区民眾的接受度不一定高。杨智皓则以万芳医院为例,急诊20个病患,只有1人符合收案条件,扩大后能帮到什么程度,还不确定,但会有一点帮助。
卫福部医福会、医事司于26家与部立医院及5家分院院长亦举行会议,决议开启绿色通道,全力配合区域联防机制,协助纾解急诊病人壅塞。
卫福部表示,各医院依卫福部现行14个急重症转诊网络,及紧急医疗应变中心机制协助病人转诊,将加强院内病床调度,尽力协助收治邻近大型医院下转的急诊病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