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府文化资产处2017年全台首创文资建材银行,致力老建材抢救与再利用,近日高雄路竹百年苏家祖厝拆除,其中2楼佛厅2扇木门被抢救送至建材银行,寻求再生可能;文资处指出,迄今已媒合183案,像321巷艺术聚落、西市场等处,都可见木材、屋瓦等物件谱写新生命。

日前路竹百年苏家祖厝面临拆除,引发文史界关注,多件珍贵文物去向更成为热议焦点。文资建材银行表示,经民眾抢救后,已有2扇木门被送来建材银行;建材银行专员侯成育也说,这2扇木门相当罕见,採西式彩绘风格融合中式工法,门板上开窗可见船影,寓有「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兼具艺术与文化价值。

他强调,建材银行扮演角色是「中途之家」,针对收到捐赠文物都会希望帮它们找到安身立命之处;目前先就木门部分初步整理,同时考量文物有其歷史价值,已同步接洽台湾歷史博物馆等单位典藏的可能性,期盼未来能公开展示,让这些承载故事的建筑元素,延续生命并成为未来文化景观一部分。

文资建材银行成立迄今,获捐赠老屋建材已150案,媒合183案申请使用,举凡木材、玻璃、五金等都有,最大宗的就是木材。侯成育提到,除了这些旧材料,偶尔也会收到文物,像过去台南佳里区也有一处百年老宅,整间公厅都是木头彩绘的作品,每一幅都是艺术品,经过拆下重整,投入展示研究,赋予它们重生。

统计迄今媒合的183案中,使用旧料最多的就是321巷艺术聚落,侯成育说,当时刚好新营长胜营区面临重划拆除,这些木材转往321巷艺术聚落,在不同空间继续陪伴市民。

值得一提的是,司法博物馆整修阶段于屋顶发现通气孔,当时留存下来后,也被送至建材银行;当市定古蹟「原台南州立农事试验场办公厅舍」(考种室)修復时,重现屋顶3个通气孔,其中1个即来自司法博物馆,迄已101年歷史,另2个则请厂商仿作,3个相差百年的通气孔跨越时空并存,也彰显建材重生的意义。

#建材银行 #建材 #木门 #媒合 #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