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即将发表的全球首份电子烟长期影响对照研究,发现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可能比纸菸更大,长期使用将面临心臟病、中风、失智和细胞损伤的风险。董氏基金会呼吁政府追溯源头确实取缔,对于辩称只是持有来逃避法律者,应修法明文禁止。
该研究团队招募18至45岁的受试者,透过血管扩张测试(FMD)评估其心血管健康状况。结果显示,电子烟使用者与吸菸者的血管内壁皆会受到损害,增加心臟病、中风风险。另电子烟使用者的血流量减少,显示大脑供血受影响,与认知功能下降、失智症高度相关。而电子烟中的丙二醇、植物甘油与碳基化合物,会进一步引起发炎与细胞损伤。
参与研究的25岁硕士生亚当,从没吸过纸菸,2 年前开始使用电子烟。亚当一开始使用约500口的抛弃式电子烟(尼古丁含量约1.5包~2包纸菸),能用好几天,但越抽越快,最近开始使用3500口的抛弃式电子烟(约12包纸菸的尼古丁含量),3天内就抽完。另一名33岁的研究参与者玛琳为戒菸而改抽电子烟,却发现电子烟更难戒,还比以往容易喘。
高雄荣总戒菸治疗管理中心主任薛光杰表示,电子烟有时尚酷炫的外型与各类香甜味,尤其年轻人相信「电子烟比纸菸安全」的说法,而不以为意,其实电子烟因便于随时使用,使用者无意识地频繁吸入高剂量尼古丁及其他有害物质,导致更大的健康风险。
台湾全国妈妈护家护儿联盟副秘书长唐仙美说,英国国民健康局(NHS)多年来主张「电子烟比吸菸危害小得多」,所以严禁纸菸,但对电子烟政策宽松。然而,这个新研究结果却颠覆先前观点。台湾已明文禁止电子烟,但贩卖讯息相当泛滥,常见年轻人随意使用,更严重的是,电子烟成为吸食药物毒品常见的使用载具。
董氏基金会呼吁政府拿出决心和魄力,追溯源头确实取缔,对辩称只是持有来逃避法律者,应研拟修法明文禁止。此外,亦请跨部会单位联手拟定出完善配套,以落实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电子烟及未经审核通过的加热菸。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