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65岁以上民眾每3人就有1人听力损失。台湾听力语言学会理事长蔡孟儒提醒,长辈电视开很大声、常常听不清楚、要求别人讲话大声一点,都是听损警讯,务必及早筛检、介入改善。
66岁陈洪女士2年多前听力受损,受限于经济因素没有配戴助听器,平时孙子都会乖巧地跑到她耳边说话,但女儿常常因为她听不清楚而不耐烦,还会嫌她电视开太大声,出门和朋友打麻将也因为听力问题,被嫌弃「人家都喊碰了,你还抓牌」!后来在公益团体协助下免费配戴助听器,陈洪女士笑说「人生又恢復彩色的」,现在每天都快快乐乐出门。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冠华表示,听力每10年会以5%到10%的速度衰退,每个人到了中年之后,都可能遇到退化性听力损失,但不是马上听不到,而是渐渐听不清楚、容易听错、沟通困难、容易误会别人意思。
根据国际知名期刊《刺胳针》研究,听力损失是失智症的重要因子,占了7%到9%。陈冠华指出,失智是全球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很多失智病人合併听损问题,近年相关研究陆续证实听损和失智有关,因此不只要拯救听力,更要拯救大脑功能,避免持续退化。
陈冠华引述2023年美国医学会JAMA Neurology期刊指出,使用听觉辅具可以降低19%认知功能下降风险,而听力损失的失智症患者戴上助听器,短期内可以增加3%的认知功能分数,有效降低忧郁症状,呼吁有听力损失个案早期诊断、早期介入、定期追踪。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