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期专访《台中已升格国际明星城市》,未来台中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高附加价值产业转型及高端住宅市场崛起的机运和解析,本报再度邀请精湛建设董事长陈志声接受专访。

回顾民国70-80年代,中国崛起和匯率变化产业面临空洞化,传统制造业如鞋业、灯具、制伞和五金加工业等因新臺币升值和低价劳力国家的竞争,被迫离开臺湾,导致臺中出口导向产业竞争力下降。

这些产业外移造成中部产业空洞化,尤其在民国70年到90年间,921大地震和台币大幅升值加剧此现象。陈志声回想民国74年他刚出社会,产业外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台中地区就业机会更是缺乏。

陈志声表示,民国90年代后,中央与地方政府忧心中部产业外移,为了促使中部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均衡,于中部地区设置科学园区。台中产业发展出现关键性转变,以中科园区为核心,引进光学、半导体、精密机械和面板等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投资和进驻,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台中长达20年的经济蓬勃发展。近期2奈米先进制程落脚台中的机会浮现,可望造就更多就业和产值,为台中高科技产业发展再添助力。

陈志声呼吁政府必须加速高附加价值产业扩张发展的腹地需求,半导体、光学、AI及机器人相关的供应链扩厂需要也得一併跟上去,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表示,大幅的AI应用会让3奈米以下制程晶片需求增长3-4倍,台中作为产业链核心、高科技产业重镇,需要更大的产业腹地。陈志声强调,台中高科技产业带来繁荣发展,这个机运需要好好把握,政府扮演重要助力角色,务必协助高科技供应链的扩厂腹地取得,以确保台中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中的优势。

中科及高附加价值产业持续发展,成就台中成为国际明星城市,陈志声强调,台中未来的黄金20年,靠AI、自驾车与人型机器人有机会再创高峰,多引擎发展的指标厂台积电、大立光、玉晶光、上银、和大等大厂及周边汽车相关供应链都坐落于台中,政府除了要协助扩厂取得腹地,还要将这群顶级企业主的心抓牢,让其生产、就业、消费及居住都留在台中。

#民国 #腹地 #陈志声 #中部 #产业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