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国发会主委刘镜清在一次记者会时表示,要吸取「数位牧民」(Digital Nomad)来台Long Stay,而在大陆,Digital Nomad被翻译为数字游民(下同)竟然是以「公社」的型态与乡村振兴巧妙融合,武夷山市政府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数字游民公社」进驻五夫镇。

提起「数字游民公社」就不得不提到许崧和他的伙伴阿德,在2021年8月,这两位从幸福感很强烈的大理跑到安吉,对一间废弃的竹木加工厂进行改造,腾出公共空间作为办公区域,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设施。同年12月,在微信公眾号上发了一篇推文,向数字游民们发出入住邀请,希望能够复制大里的生态与幸福感。许崧表示,安吉是我们选择过的家乡,虽然理性上我们觉得这事肯定没问题,但内心还是有些不安,会有人来吗?来了就能留下吗?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来都来了」,当第一批小伙伴入住之后,开始有人思考能不能为当地做点什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字游民可以说是见多识广,而当地也很愿意接受他们的创意与建议,进而成功的打造出公社的1.0版本,并于2023年开春之后被邀前往余村打造2.0版。

余村数字游民公社原来是15年地产开发失败所留下的烂尾楼,根据许崧表示,当初他们过来勘查的时候可以说是现场一片荒芜。他也介绍了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他们扮演的是PM的脚色,在提出设计规画方案,由当地政府出资并负责施工改造场域,完工之后他们接手运营,合作期间为12~18个月。余村数字游民公社乍看之下会觉得很像青年旅社,里面有单人房、四人房、六人房,还有许多的公共空间。

走进余村,因为数字游民的进入,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案例,例如有对年轻夫妻,原本都是企业菁英,因疫情缘故化身为数字游民,在入住余村后爱上当地环境,加上本身就是自行车的重度爱好者,所以推出了自行车的旅游服务,还因为要做好服务,开了一家很棒的民宿。(更多精彩内容请免费下载《翻爆》APP)

#入住 #改造 #游民 #乡村振兴 #邀请